地藏菩萨本迹

地藏菩萨本迹

地藏,梵文Ksitgarbha(乞叉底蘖婆)的意译,是印度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佛经说他在无量劫以来,一直发愿,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释迦如来在忉利天宫,以娑婆众生付托于他,嘱令度脱。他是众生赖以救苦的菩萨,有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其大悲大愿最胜最广,犹如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地藏菩萨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代佛宣化,救度众生。

为了度脱众生,地藏菩萨常现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和《占察善恶业报经》等经记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常常变现成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王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无数之身,以便教化众生。又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他在过去久远劫前是一位大长者之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佛相好,而发愿证得此相:我今尽未来劫,为是罪苦众生,广设方便,悉令解脱,我方成佛。又载,地藏菩萨过去曾为一国之王,其国内人民多造众恶,于是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众生,令其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又载,地藏菩萨原是一位婆罗门之女,为了救度其母出离地狱,即为母设供修福,同时发愿在未来的漫长时间里,广度一切罪苦众生;还记载说,他过去是一个名叫光目的女子,为了救度其堕于地狱的母亲,亦发愿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待一切众生度尽后,自己方成正觉。根据佛经这些记载,佛教徒常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语句,来概括地藏菩萨的殊胜功德和广大誓愿。

地藏菩萨的称名,晋译《华严经入法界品》称大地藏菩萨;秦译《维摩伽经》称持地藏菩萨;唐译《本心生地观经》称地藏王菩萨,为今时通称所本。

地藏菩萨的形象,在诸菩萨中与众不同,是现出家相。按《地藏菩萨仪轨说画像法》作声闻形,著袈裟,覆左肩,左手持盈满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上。《秘藏记》说,画地藏菩萨,肉作白色,右手执莲花,上有幢幡,左手持宝珠。今之塑画大士像,其状圆顶,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行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的愿。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教你不生气:不和愤怒兜圈子

佛陀教你不生气:不和愤怒兜圈子

不和愤怒兜圈子易喜易怒、轻言轻动的人,往往意气用事,可以说这是一种病根。想必这样的病根大家都有,想必大家也尝过这个病根带来的苦滋味,然而,这个病根却并不容易拔出。有个十二岁的男孩,和自己的父亲有一些...

冬季5招助护肺

冬季5招助护肺

平常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有助养肺护肺:1.减少吸入:空气不好时,老人、孩子和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不宜进行户外运动2.及时清洗:外出回来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3.多喝水4.居室保温、保湿5.少吃或不...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投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投子

有一天赵州禅师到桐城县去,途中与安徽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相遇,赵州便问道:你是投子山主吗?大同将手摊开道:盐、茶、油,请随意买一些。赵州不理睬他,自己快步走到寺庵,大同禅师随后也提着一个油瓶到了庵中。...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婆罗门和小牛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婆罗门和小牛

婆罗门和小牛在佛陀时代,有一次,六群比丘吵了起来,顺便举出十点,骂了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事情后,便叫来六群和比丘开示道:之前,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一头母牛生下了小牛,一婆罗门到了养牛...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2】药师禅:日行一善,功德无量,善行与人如油于灯。此外,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六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如上所言修道有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今应思择于此二种由何等道离何地染。颂曰 有顶由无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