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体谅,婚姻美满

妻子应常体谅丈夫在外工作的劳苦。先生也应多体谅太太管家的辛勤,尤其要想想:她打从大老远嫁到夫家,离开父母和乡里,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操劳家务,偶而表现得不顺手和不称心,当然在所难免。如果做丈夫的人,不知怜惜,处处苛责,岂不是添加她满腹的心酸和委屈吗?

下面这个实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团山子南屯的李家四十岁还没有儿子,因此李先生又娶了一位蒙古女子做妾,才生了一个儿子。

李家附近有煤窑,所以这一带的家家户户,都是用煤煮饭,蒙古女子初到此地,不会用煤炉,所煮的饭,不是没熟,就是煮烂或烧焦。李妻王氏,因为嫉妒蒙古女人,不但不加指教,而且在一边看笑话。

李先生每逢吃饭时就生气,他怕做活的工人吃不饱,不卖力工作。这位蒙古女人为了饭菜煮不好,而时常被丈夫打。

王凤仪听到这件事,便利用李某催不到工人时,到他家求催。王凤仪故意告诉李先生说:「我特别喜欢吃这种饭,所以比平常多吃一碗!」

李先生听了,非常高兴。

每逢阴雨天,不能下田工作时,王凤仪就对李先生说:「今天不能出外工作,让我来做饭好了!」

王凤仪借这个机会,教这个蒙古女人,使用煤火的方法。不过半年的工夫,她学会了。从此李先生不但不再生气,连蒙古女人也不再挨打受骂了。

有一天,王凤仪趁李先生心情愉快时,说:「二夫人离乡背井,来到本地举目无亲,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也不同,只有您和少东家(李家大夫人)是她唯一的亲人,您得同情和爱惜她才对啊!」

李先生深受感动,对二夫人表示关爱,对方也表现得更加优异。(《王凤仪言行录》第十页、《王公凤仪一生行谊》第十二至十三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长者子的供养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长者子的供养

长者子的供养舍卫国中,有位长者的妻子產下一名相貌端正的男婴,这孩子出生才没几天,竟然就会开口说话。男婴问父母:「世尊还住世吗?」长者夫妇回答:「是的。」又问:「那麼舍利弗尊者、阿难尊者等人呢?」长者...

达真堪布:出家人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接受供养

达真堪布:出家人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接受供养

达真堪布:出家人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接受供养 问:出家人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接受供养? 达真堪布答:作为出家人,从你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就可以接受供养了,但这是有条件的。首先,戒律要清净。戒律有支分戒和...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时,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时,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时,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问:行持善法时,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索达吉堪布:善法有大小之分,当自己的力量无法兼顾时,不要因小而失大,应舍小取大。比如说持戒与布施比起来,持戒...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双品·第一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双品·第一品

双品第一品瞎眼的阿拉汉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偈1)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南瓜的成长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南瓜的成长

南瓜的成长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九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九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九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请大家继续来看《大乘无量寿经》第六品「发大誓愿」,我们上次讲到第二十五至二十七愿,我们继续来讲这一段。首先将这段经文先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