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千万别搞错修行的意思

1.什么叫修行?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过去我们没有接触佛法,没有人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的想法错了,看法错了,我们说法、作法都错了,这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招来六道三途的果报,错误行为变现这个境界;现在我们明白觉悟了,把这些错误行为修正过来。正确、错误的标准,我们不能不依靠佛法,所以对佛法要建立坚定的信心。佛是过来人,我们不相信过来人的话,相信谁的话?所以佛说的一切经,就是我们修行的标准。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与经典所说的相应,这是好的,是正确的;如果与经典讲的不相应,我们自己一定要觉悟,我们错了。错了要赶快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

2.所以修行,诸位同修要记住,不是每一天念多少部经,念多少声佛号,磕多少大头,不是的,那不是修行。那个作法可以说的什么?信教。佛有四种经,「教理行果」,你只有一个;你自己修行的方法,「信解行证」,你也只有一个。

3.我信教,理不懂,行没修,虽然天天念经、念佛,还是胡思乱想,还是干一些损人利己,干这些事情。不但佛经里面讲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你还在造罪业。所以信教不行,要解理;理解了还不行,要修行;修行才管用。修行纵然没有证果,你决定不堕恶道。你是真修,修的功夫没到家,到家就证果了;功夫没到家,虽不证果也必得人天福报,这是决定靠得住的。

4.所以修行在我们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是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教,相信老师的教诲;第二个阶段是明理;第三个阶段是修行;第四个阶段是证果。佛说的教理行果,我们自己的功夫是信解行证,这是精进。这个精进跟前面五力的精进不一样,那是讲的通途法门,这是讲的专门。你选择一个法门,你选择一部经典,一门深入,这个精进是讲这个意思。我们在一生当中修学能不能有成就,这四个字是关键,「修行精进」四个是关键。

5.诸位一定要明了,佛家常讲开悟,常讲觉悟,什么叫开悟?什么叫觉悟?知道自己的毛病就叫觉悟,就叫做开悟;把自己毛病改正过来就叫修行,就叫功夫。这些名词术语不能解错了,不能够解偏差了,我们发现有不少人说到修行,以为修行就是吃素,吃斋念佛那叫修行,这是很大的误会。吃斋念佛是修行的样子,他是不是在修还不知道。

6.真正修行,真正有功夫,不一定吃斋念佛。佛家的法门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念佛只是其一,不用这个方法用别的方法也是在修行。所以一定要正确的理解,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行为,一门深入,这才叫真精进。

7.所以诸位就明了,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一个真修行人,诸佛护念。诸佛如来五眼圆明,前面跟诸位讲了,尽虚空、遍法界没有看不到的,没有听不到的。真正发心修行,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连那些妖魔鬼怪都佩服你,都尊敬你,你了不起,他不敢惹你。真正修行人还有妖魔鬼怪来扰乱,你就可想而知,你是什么功夫?连妖魔鬼怪都瞧不起你,你的功夫就可想而知。真有功夫的人,妖魔鬼怪尊敬你,即使冤家债主也不敢惹你,这些事理我们都不难懂。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和女友分手使用后勾女人咒语帮助挽回

和女友分手使用后勾女人咒语帮助挽回

其实,很多兄弟在分手后都会陷入一个低迷期,觉得失去了对方就活不下去,生活毫无乐趣,而且会将这种情绪全部传达给女生,甚至不断给女生施压。在女生已经对你失望的情况下,这样做只会让对方更加反感你。这个时候...

香海禅心:斋心一味,修福十种(上)

香海禅心:斋心一味,修福十种(上)

香海禅心:斋心一味,修福十种(上) 现在,我想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弘一法师讲的十种福报,可以作为我们修行之镜鉴:第一,虚心。第二,慎独。第三,宽厚。第四,吃亏。第五,寡言。第六,不说人过。第七,...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探索大乘起信论 义理新探傅伟勋美国天普大学教授提要,本文试用自创的「创造的诠释学」方法,重新探索《大乘起信论》的多门教义、深层义蕴与根本实义,藉以发现能予继承并发展此一论书既广又深的大乘...

佛教故事:关键是如何运用

佛教故事:关键是如何运用

关键是如何运用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

法界法师:药师经讲解 第七讲

法界法师:药师经讲解 第七讲

药师经讲解 第七讲大家晚上好!我们接着昨天的经文讲,还是重复一个简单的祈请,祈请也是放下自己的自尊!每天祈请佛,这样的话才能和佛相应。嗡啊吽祈请娑婆教主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祈请东方教主南无药师琉璃光...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虔诚小和尚敲钟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虔诚小和尚敲钟

清晨,住持方丈奕尚禅师刚刚从禅定中起身,寺里刚好传来阵阵悠扬深沉的钟声,整个山谷似乎都动摇起来。禅师凝神侧耳聆听良久,待钟声一停,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道:今天早晨敲钟的人是谁?侍者回答道:报告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