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去处

极乐世界不难去,往生经上面,往生经就是净土的经论,三经一论,都告诉我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具备三个条件,信、愿、行。你得相信,决定没有怀疑,信心坚定;第二个要有愿,真想去。能去得了吗?就看你有没有信心,你有没有这个愿望,有信心、有愿望,没有一个人不能去。行就是真干,他那个行的方法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我们这部经上三辈往生,经文是「一向专念」,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心里面真的要放下,放下得干干净净,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要念到什么程度?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这个境界叫一心不乱,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念到这样的功夫,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就高。功夫不到也行,也能往生,怎样往生?经论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往生极乐世界的关键是临终最后一念,那一念是阿弥陀佛,这就往生。所以人在六道里面,到哪一道去投胎你要知道,是最后的那一念,那一念才是关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也是最后那一念。所以真有这样的人,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临命终时遇到一个念佛的朋友,教他念阿弥陀佛往生,他听到了欢喜,不拒绝,他真相信他就念,他真往生了。有,真有,不过不多。这种往生的人我们也不能小看他,为什么?至少他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都很难得。第一个条件,他临终的时候头脑清楚,他不迷惑。临终头脑迷惑,那就一点办法没有,他清楚,这是福报,我们中国人讲「五福」,这是最后一个,临走的时候走得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人走,纵然是不学佛、不念佛、不求往生,肯定都是生天的。为什么?他临终清楚,他自己可以选择他的道路,六道里面最殊胜的是天道,肯定选天道。人到临终一迷惑就做不了主,自己不能做主叫随业流转,那就可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因果在哪里因果究竟在那里呢!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吃饭穿衣,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在你的生活日用之间。你见到因果了吗?从前有一个很爱面子、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的人,当别人辛勤劳动挣回几个血汉钱...

地藏菩萨感应录:晦气多因障深重 诵经度亡始得消

地藏菩萨感应录:晦气多因障深重 诵经度亡始得消

我学佛以前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只不过那时不懂得这个术语,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实。我那时做什么事都不顺利,尽管自己在主观上付出极大的努力,但往往会功败垂成,看上去唾手可得的结果,就差一步时,...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其实,就是你自己嗔...

佛传世间持大愿者 是以四大菩萨之地藏

佛传世间持大愿者 是以四大菩萨之地藏

地藏菩萨是中国汉传佛教文化之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在中国汉传佛教当中地藏菩萨是大孝以及大愿的化身,以拯救三恶道之鬼魂,送往往生或是善道为己任。民俗传说之中中国汉传佛教文化之中的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菩萨并没...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六回 拜师子频申比丘尼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六回 拜师子频申比丘尼

第二十六回 拜师子频申比丘尼善财拜辞无上胜长者,离开可乐城。那和乐无争的气氛,在善财头脑中盘旋。一意思念心理的作用,心与心相应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心心不相应,就是同床异梦,一事无成。行菩萨道,贵在知心...

吃素有什么感应

吃素有什么感应

长期吃素食是很好的,因为吃素食就是间接的放生,对于我们来说少吃肉类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每天坚持食用素食也是很好的,时间长了,我们可能见到肉食就感受到罪过。这对我们增加福报也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