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碗茶汤 参生活禅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实生活条件中的具体表现,它默契了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称作茶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

茶人对于茶道的修证,称作茶道修持。茶道修持和生活禅是相通的,两者都强调道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修实证,最终得以顿悟。

普通人的生活,大多不具备禅的超然性、超脱性,不具备禅者的喜悦安详,都是在痛苦中挣扎,谈不上什么生活的艺术,无非柴米油盐妻儿老小。当然,僧人也有种种的烦恼。不学禅的人烦恼就更多,即使是艺术家,他的生活也并不等于是艺术。生活当中,哪里有多少艺术可言?

百丈禅师写过一首诗,讲出家人的生活,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在乾坤天地之间,禅者是真正清闲自在的人,这种生活的艺术性很高。阵阵清风,缕缕白云,就像禅者的生活一样,潇洒自在!

而禅道和茶道到修行恰恰崇尚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120岁到赵州禅师,他到整个一生都那么艺术化,在吃茶去的洒脱里,活得逍遥、自在、无拘。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禅就是生活。

在日常生活到煮水煎茶中,品一杯香茗,参一种禅机,这就是生活禅。

茶冲洗了五脏六腑,禅净化了心性灵魂。在简约、淡泊的口味里,在清汤茶水中静心关照,止心止欲,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此心无住。

生活禅是一杯茶,禅和生活打成一片,如茶和水一般,茶味即是水味,水味即是茶味,茶水交融,密不可分。这种修行理念不仅默契佛陀的本怀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别契合现代人的根基,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法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初一十五上香有什么规矩?

初一十五上香有什么规矩?

先了解烧香的意义。初一十五上香和平时是一样的,一颗虔诚的心。恭敬的行为, 上三炷香。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1、表示虔...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四郎神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四郎神

四郎神唐朝时,有位张姓的县尉,有一天和他时常在一起写诗文的四个朋友聊天。咱们都是男子汉大丈夫,好男儿志在四方,京城从下月起就是个科举的日子,我看咱们个个都有满腹文章,倒不如结伴而行,一起赴考,说不定...

虚云老和尚:从轮回中解脱,须断除淫欲

虚云老和尚:从轮回中解脱,须断除淫欲

虚云老和尚:从轮回中解脱,须断除YIN欲 【经典原文】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圆觉经》...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十六回 了因缘往朝须弥山 施米谷安度神鸦岭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十六回 了因缘往朝须弥山 施米谷安度神鸦岭

第十六回 了因缘往朝须弥山 施米谷安度神鸦岭话说妙善大师等收拾行囊,从金光明寺动身,要去朝须弥山访寻雪莲。合寺尼僧在后相送,山下一班住户都是受过她恩惠的,此时闻她要离金光明寺,往别处去,大家那里舍得...

正确看待感应

正确看待感应

感,咸心,也就是使人动心的意思。应,即是呈现。所谓感应,也就是因心而动,从而相互招感,导致呈现种种业报差别的不同呈现。佛陀所讲一切法,不离“缘起性空”,所有感应都是缘起的呈现,也都是性空的呈现。如果...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王志贤老人殊胜往生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王志贤老人殊胜往生

王志贤老人殊胜往生我的姥姥王志贤,家住河南省洛阳市机车厂住宅十一号楼二单元三○一室,生於一九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故於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享年九十一岁。从她十一月七日不吃饭开始到十一月二十四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