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佛教的智慧 对治生活的贪嗔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佛教的心灵妙药了。

  我本人研究佛教多年,从心坎深处觉得,佛教中治疗心病的方法,世人不得不了知。现在有太多人身心疲惫、苦不堪言,看到这种情景,我们作为佛教徒,不能自己独享佛法甘露,而应当尽量分给有缘的人。

  按照小乘的观点,当你生起强烈的贪心时,最好是修白骨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修行人,大多都采用这种方法。我1999年去泰国时,还专门到森林里看过,那里摆放着人体解剖模型和死人的骨架,旁边有些长老为来者讲解:我们人体是怎么构成的?它值不值得贪?……

  刚开始,不懂的人觉得有点可笑:“这是死人,我们是活人,怎么会没有差别?”但静下心来去思维时,就会慢慢明白,自己特别执著的任何人,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具臭皮囊,对其皮肤、肉、骨头、内脏一一剖析,值得贪恋的一点一滴也没有。最后就会领悟到,所爱之人的身体,还不如一张白纸干净,自己对其无比贪执,完全是一种颠倒执著。

  现在很多人口口声声说你爱我、我爱你,为了爱可以死去活来,大家也觉得这样天经地义,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身体值不值得爱?自己爱的,到底是这个人的哪一部分?

  我在泰国曾遇到一名政府官员,他短期出家时,修持过白骨观——泰国的情况跟我们不同,那里的男子在二十岁左右,必须要短期出家,包括国家总理也不例外,此举既可种下解脱的善根,又可对民众的行为有所约束。他一开始看到人体的不净时,可能因为他的环境不同,所以特别嗤之以鼻。但后来慢慢地,通过听受长老的讲解,他就开始接受了,并在很短的时间里,生起了很大信心。他惊讶地说:“我原来实在太愚痴了,不应该执著这个身体,我的也好、别人的也好,实际上只是一团血肉,有什么好贪的?人为什么这么迷茫?”

  如今,你们也有不少人贪爱自他的身体,实际上这都是因为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没机会接触这些真理。如果有机会的话,“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可以恢复自己的善根。

  以上从小乘不净观的角度,简单讲了对治贪心的方法。当然,在大乘佛教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道理。

  至于嗔心,《入菩萨行论》专门有一品用来对治它。比如,当你正在发怒时,可以观察这个嗔心的颜色、形状、本体是什么样的?它是从外在的敌人身上来的,中间的虚空中来的,还是自己体内的某一处来的?它到底在哪里?这样一剖析就会发现,嗔心犹如虚空,当下便消失了。诚如《净业障经》所言:“诸烦恼即是佛法……一切烦恼同虚空性。”

  这是上等修行人对治烦恼的方法,以此可将烦恼转为菩提,《六祖坛经》也说:“烦恼即菩提。”当然,贪心、嗔心的现象并不是菩提,认识它的本体才是菩提。假如没有认识它,那你产生多少烦恼也只是烦恼,永远不会变成菩提。这是佛教中特别甚深的道理,只要你能稍加了解,面对烦恼时就会非常管用。

  在这个世间上,不管是什么人,没有烦恼、痛苦是不可能的。当你遇到这些时,用金钱或改变环境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它来自于你的心,无论躲到哪里,心始终是躲不掉的。所以,若想对治这些烦恼,必须要运用佛教的方法,调伏自己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教授的第一堂课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教授的第一堂课

有一位医生到母校去进修,上课的正是一位原先教过他的教授。教授没有认出他来。他的学生太多了,何况毕业已整整10年了。第一第一堂课,讲授用了半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可是,这个故事医生当年就听...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忍辱也是一种修行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忍辱也是一种修行

忍辱也是一种修行(1)唐朝天台山国清寺隐僧拾得与寒山子是佛教史上的两位著名诗僧。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寒山子,又名...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68)“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68)“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药师法门的修行者,只要如法供养诚心诚意修持,四大天王和帝释梵天都会来护持的! 在庄严清净的法坛中,...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

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煮云法师著再说明朝有一个张老头儿,他是江苏苏州皋桥人,平常崇敬佛教,最喜斋僧。在万历辛亥年的春天,将往普陀山朝拜观音大士,携带了一个八岁的小孙子同行。张老头儿乘...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

降内“火”有美味 几种食疗最给力(图文)

降内“火”有美味 几种食疗最给力(图文)

经常上火的人,请看看以下降火的几种食疗方法:胃火炽盛则痘痘长、牙龈肿、口角烂;肝火炽盛则头痛头晕、睡眠不稳;心火上炎则口腔溃疡咽痛咽干、失眠;肺热火炽则咽喉干疼、口干而渴。只有合理饮食调养,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