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施财放生扭转灾运

施财放生扭转灾运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爷,林老爷在街上经营着益源号杂货店及布庄,平素交易公平,童叟无欺,心地仁爱,慈善为怀,对于公益事业不遗余力。有一天当地渔民捕获一只巨龟,约重五百斤,渔民想宰杀巨龟卖龟肉,当天林老爷偶然见到还未宰杀的巨龟,使劲昂着脖子叩首,双泪交流,好象求救的样子,林老爷很不忍心,就不惜巨资买下了此龟,雇工人运到海边,在甲背上雕刻益源号放生五个大字,以防止它再被捕获时被杀掉。完后放入大海,观看的人很多,巨龟竟然随波浪起起浮浮,昂头向林老爷再三叩首,然后转身随波游去,围观的渔民受林老爷慈悲心和巨龟灵性的感动,都发誓约定以后见到这只巨龟不捕、不宰、不食,至今这口号还长留在渔村民众的心中。事隔十六年之后的抗日时代,林老爷的次子林清祺考上了台北商业学校,寄宿在台北市的朋友家。由基隆至金包里的这段路程,都是航运交通,当时有日本轮船大福丸号来往行驶于其间。妈祖赛会期间,星期天放假,林清棋回乡省亲,乘坐该轮船在开到野柳龟头海面时不幸触礁沉没。

在沉船之初,满船乘客惨呼救命之声震耳欲聋,最后纷纷堕海随波浪飘逝了,变成鱼鳖的腹中之食。林清棋入水之后胆战心惊,因惊慌失措很快就被巨浪卷沉,但一会又浮上水面,感到身体被巨物托起,仔细一看,看到自己正仰卧在龟背上,龟身大似圆桌,口大如盆,头大如斗,林清棋怕极了而大叫起来,自己认为不葬身鱼腹,也一定会被巨龟吞掉。于是急忙翻身入水,此时意识已近昏迷无力挣扎,只好听天由命了,过了一会稍感到清醒,恢复了神志张眼四顾,才觉得身体又浮出水面,仔细看身子仍仰卧在龟背上,翻身起来瞥见龟背雕刻着益源号放生的字迹,才记起他父亲放生龟的故事,顿时由悲惧转为喜慰。自信龟是来救他的,绝不会吃掉他,精神为之一振,双手紧抱甲背任它游动。口中诵念佛号,祈求天地神灵保佑。灵龟悠然鼓动四足,好象在划桨,抵抗着狂风骇浪,时间不长就到达了浅滩,清棋一跃上了浅滩。三五步就到了无水的地方,回头看灵龟还浮在水面上,于是急忙合掌拜谢其救命之恩。而灵龟也好象了解人意,竟伸长脖子叩首好似回应答礼的样子,口开足摆,喝喝有声,好象表示喜极的意思。然后转眼间游到碧波深处去了,而不见其形影。

后有划渔船的捞起了十来个未沉没者,查各个被救的人,都属于孝子贤妇,和行善积德的好人,可见天佑善人。最后乘客一百多人,被大海淹死的九十多人。很快报纸就用了很大的标题来刊载此事,成为了当时很是骇人听闻的事。

从此林氏家族行善更加卖力,乡亲们多受感化也都行善积德。先是林老爷被星相家算出将成为乡里的寿星,最后竟到八十八岁高寿无病善终,后代子孙昌盛,现在是当地的大家族,有到那里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父老至今还津津乐道这件事。海龟是水族中的动物,竟能知到知恩图报,人为万物之灵,若有人不知行善,不晓报恩,就还不及动物,多愿世人知恩报本,去恶行善,必受庇佑而得善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法布施最为殊胜,难道我们就不要行财布施了吗?

佛说法布施最为殊胜,难道我们就不要行财布施了吗?

问:是否应该就专行法布施废其余二布施. (如一青年终日足不出户,在各大论坛上宣扬佛法.而不挣钱,不放生,不济贫)答:按自己的能力和机缘,尽力尽缘尽量..布施!才是不住法不住色不住相而行布施!!金刚经...

观热播剧《向阳而生》,生命能否逆流而上?

观热播剧《向阳而生》,生命能否逆流而上?

都市热播剧《向阳而生》已落下帷幕,剧中女主角熊顿,是一个性格开朗,幽默活泼,极富爱心,助人为乐的年轻女孩,却不幸患上了淋巴癌。无论主治医生,还是亲人朋友都认为,以当今的医疗水平和熊顿乐观性格,战胜病...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问:有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改变。或者认识到做人,六道轮回都比较痛苦,然后要往生。带着这些想法...

宽容的故事

宽容的故事

水 莲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

挽回前男友过程太难应该怎么办

挽回前男友过程太难应该怎么办

很多人总是会在上一段感情走向想结束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原来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对自己这么好,自己身边的那个人这么爱自己,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对自己这么的重要,于是便有了挽回,挽回前男友过程太难应该怎么办?弄...

悟光法师:心经思想蠡测 七

悟光法师:心经思想蠡测 七

心经思想蠡测~七五戒中之不杀生是身庄严,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是口庄严,不贪、不嗔、不痴是心意庄严,根本上身口意都一是体,身口意庄严,都会令人信敬,即是身教。教示人要清静身口意即是言教。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