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师:钟鼓鱼磬的由来

钟鼓鱼磬的由来

钟、鼓、鱼、磬是佛学中的法器,庄重威仪深得僧俗敬仰。常言道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不可戏动,足见其尊贵隆盛。

那么,钟、鼓、鱼、磬又有怎样的历史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钟,是佛学的犍椎之一,原始集众所用。在印度还没有钟的时候,人们敲击木制的犍椎召集众人集会,故又被称为信鼓。

据佛经记载,七月十五,是比丘夏安居圆满而增长戒腊的日子,称为受岁日。于是佛陀就告诉侍者阿难,在陆地上速击犍椎,以召集僧众。阿难随即升上讲堂,手持犍椎说:我今天来击此如来信鼓,凡是如来的弟子们,都应该闻声而普集于此。从此,钟就成为佛教寺院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

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或黄昏,每当那悠扬的钟声从寺庙中传出,便会使人产生一种清韵悠静的禅思遐想。

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从另一个解读意义上,也说明了钟在佛教寺院生活里,是最具有标志性的礼拜法器了。

总之,僧众们对钟和钟的击鸣,都是极为崇敬尊重的,认为经常叩闻钟声,无论对于佛家的生活秩序,还是礼佛修道,都具有极大的功德。

鼓,鼓原本是民间的打击乐器,在佛学寺院里也是重要的法器。有着报时、集众、庆典和赞颂的作用。

相传,又一次佛陀召集僧众,人来的虽然很多,却先后不一,不能准时到达,于是佛陀就说,应该敲击上面我们说过的犍椎也就种来召集。不知是那时的钟没有现在的声音大,还是人声嘈杂的缘故,人们都说听不见犍椎的生音。于是佛陀就说,那就用鼓吧。大鼓声重远播,人们都听得到了。这样一来,鼓,就成了佛学文化中的法器,也便有了晨钟暮鼓的成语。

鱼,即木鱼,佛学中的法器,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所以叫木鱼。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鱼有一种特殊习性,不管是在水中游还是静止不动,眼睛都是睁开着的,佛学文化取其精进的特性,用敲打木鱼来勉励修学者,用功不懈怠。

佛学文化有着很精辟的哲学意蕴,更具丰富的奇思妙想,看似平常的木鱼,就有着如此深刻的禅心佛辨。

当然,木鱼的出身,还有许多传说,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磬。

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 【辞源】

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

佛教的磬是钵形的。据【禅林象器笺】呗器门(日僧无着道忠编著)说:僧磬与乐器磬,其形全别。乐器磬:板样曲折。【考工记】所谓倨勾,一矩有半者。僧磬:如钵形。【只园图经】云:可受五升。可知天竺磬亦如钵器矣。又【石湖梅谱】,以梅花半含比僧磬,支那(中国)僧磬之制可知焉。

磬是犍槌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

磬多被用于禅林中,是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广义的讲,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法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证佛法,以实践圆成佛道的资具,就是法器。

钟鼓鱼磬等佛学法器通过声音和旋律来表达佛法,因为佛法不只限于语言文字,音乐、声音也可以表法。从而使人心神安定,进而更好的修持佛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今后的教育,要讲生产,要讲服务,要知道劳工神圣。为什么要讲劳工神圣呢?因为社会的生产都靠着各个人劳力的结果,各个人能劳力,社会生产自然就丰富了;假如大多数的...

前男友特别绝情还能挽回的高招 是女人就该用

前男友特别绝情还能挽回的高招 是女人就该用

失恋中的女孩最想是知道的事情,就是如何挽回前男友的心。让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失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想要挽回男人的心就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挽回男人的心可是有技巧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前男友特别绝情...

一朵鲜花改变一个乞丐命运,一个小小善行能放大多少倍?

一朵鲜花改变一个乞丐命运,一个小小善行能放大多少倍?

一天,一个到野外登山的小姑娘,采集了几束鲜花,回到喧闹的城市已是傍晚。她突然想起一位非常喜欢鲜花的小伙伴住在附近,便让父母停下车,独自往赶小伙伴的家。她想,小伙伴见到鲜花一定会非常高兴,她要送她一只...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破僧与和僧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破僧与和僧

破僧与和僧优波离站在他持戒的立场,关心法制的问题,关心男女的问题,关心老病的问题,尤其他最关心的是破僧与和僧的问题。六和敬的僧团,戒和才能同住,一个持戒的比丘,最关心的就是僧团和合的问题。有一次,佛...

食护生: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永恒的生命箴言

食护生: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永恒的生命箴言

今天在中国宣传动物保护,常会有人说,这些观念是西方舶来品,与我们的文化无关。其实,不仅我们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都有非常丰富深刻的动物保护理念和实践,而且中国古人在接受外来的佛教护生观念时也非常开放,...

农历六月初三,韦陀菩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韦陀菩萨圣诞

韦陀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