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禅法师: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用两个公案简单说明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在分析没有出离心能否往生的问题。

《观经》原文并没有说中品下生必须要求出离心。这个中品下生的人是怎样的呢?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无非本来是一个善人,所以能自然行持孝养父母等善行,他行持善行的发心并不是为了出离,是自然行孝而已。他的发心或者说等起,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为了出离轮回。这是一个关键点!

为什么他没有出离心呢?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遇到佛法,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希求出离轮回。中士道求解脱的心,乃至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四念处修法,他闻所未闻。

既然没有出离心,那为什么又能够往生出离轮回呢?因为临终的时候有善的因缘,遇到善知识劝他往生,而他也有善根,即将孝养父母等福德回向往生西方,所以就得到中品下生的利益。临终的时候,他会舍离现世,会发起舍弃现世希求下一世人天善趣的一种下士道的出离心。因此,临终的回向发愿心,并不能说明他在行持世间善法的时候,就有了真正的出离心。

这里讲到遇善知识劝导,就像《观经》就中品下生者所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

所以,诸师认为在世善的基础上还需要小乘的出离心才能得到中品下生,是没有依据的。中品下生就是行持世间善法最后遇善知识劝导而回向善根而已,如果他有中士道小乘的出离心,那实际上就可以算在出世间的善法当中了,而《观经》里讲中品下生就是行持世间善法。

善导大师驳斥诸师判定中品下生这段文非常重要,我们要好好地理解、掌握。如果这个问题还不清晰、不明了,那就好好去念几十遍,深入理解里面的含义。

现在学净土的人,大家对出离心非常强调,再加上受没有出离心不能往生之观点的影响,就认为没有出离心是不可能往生的。当然强调出离心,强调道次第出离心修法非常好,值得随喜;但是,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有真正的出离心,因为它是特别法门,是依靠佛力出轮回的,跟靠自力修行的法门有极大差别,不能完全以通途教法去解释。

善导大师要强调的,实际上就是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善导大师《四帖疏》里讲到,因为发心不一样,所以有五乘差别。这里中品下生没有中士道的出离心,所以它属于五乘里面的人天乘发心。人天乘发心最多就有一个下士道出离心舍弃现世,希求下世。人天乘希求下世的心,如果转到净土上,生起往生的心,佛力摄持就能够往生。行持世善的人,即使到了临终才转念往生,也是能够往生的,《观经》对中品下生的判释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净土之关要,必须牢牢把握。

这个道理我们不妨以两个公案简单说明。

第一个公案以前介绍过,这里不详细讲,主要把印祖对这个公案的分析详细介绍一下。

印祖在云南保山城中有一个弟子叫郑慧洪,原来是经商的,于民国十一年皈依、学佛,后来还劝父母吃素念佛。他父亲叫伯纯,是一个博学隐士,曾经研究易经、丹经,学佛之后就研究禅宗,后来也修净土,并跟他夫人同时求受皈依。民国二十二年,慧洪由四川辗转苏州回云南,去报国寺数日,那时候应该见过印祖。

第二年春天,慧洪英年早逝,他母亲对这个独生儿子非常不舍,儿子死了,她觉得在这个世间活着也没意思了。她知道儿子唯一想去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就判断儿子肯定去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她也决志往生西方见阿弥陀佛、与儿子团聚。于是她就服毒自杀,合掌念佛而死,死了之后合掌结跏趺坐,没有痛苦,面貌光华和悦,出现这样坐脱立亡的奇特瑞相,见到的人都非常赞叹。

慧洪的母亲服毒自尽,念佛往生西方,其发心就是为了去西方见阿弥陀佛,为了永远与儿子在一起,可见并没有真正小乘中士道的出离心。没有真正的出离心,只有强烈的想去西方见儿子的心,也能够往生,原因在哪里呢?印祖接着给我们作了分析。

印祖说:若善知识临终,能结跏趺坐,合掌念佛,也是非常少见的,这个没有学问的老太婆服毒了,还能出现这样的瑞相,如果不是佛力加持,怎么能做到呢?可见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但众生虽然有不可思议的心力,如果没有佛力、法力加持也不能得其受用。有这样佛力、法力加持,加上众生心力,就完全显现出来,所以毒不能毒,现奇特相,临终的时候没有痛苦、念佛往生,就是因为佛力加持。

类似公案在往生传记中非常多,我们再看《历代净土圣贤传》中的一个公案。

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姓杨的老太太,杭州人,五十一岁的时候得了风病,僵卧在床,整日整夜呻吟不断。后来经一个出家人劝导,开始念佛求生西方。老太太有宿世的善根,每天念佛非常恳切。经过短短五个月,她就跟儿子说阿弥陀佛来了,四天之后就要西归,说明她是预知时至的。四天之后,在出家僧众的助念声中,果然坐着面向西方往生了。

这个杨老太太,念佛之前根本没有碰到过佛法,因为病痛不堪,才听从僧人劝导而念佛求生西方。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强烈的信心,还怀疑:阿弥陀佛真的能来吗?僧人告诉她,就怕你信得不恳切,如果信得恳切,阿弥陀佛是大医王,不用说你这一生的病,生生世世的病都能够治好。

实际上,她完全是因为病得太严重、太痛苦而临时抱佛脚般地念佛。因为没有其他办法了,唯一的希望就是阿弥陀佛,只有念佛来摆脱痛苦。就是这样避苦求乐的发心而已,最后竟然预知时至,坐着往生。

摘自:仁禅法师《观经四帖疏讲记》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解行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列数部 第四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列数部 第四章

列数部 第四章依正法念经云。饿鬼大数有三十六种。行因不等。受报各别。一、镬汤鬼 由受他雇杀生。受镬汤煎煮。或受他寄抵拒不还。故受斯报。二、针口臭鬼 以财雇人令行杀戮。故咽如针锋。滴水不容也。三、食吐...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偷盗的故事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偷盗的故事

戒偷盗的故事草比金值钱(jataka本生经89)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有一鬼计多端的恶比丘,常为比丘众带來麻烦。佛陀就为他们说了这个故事。「很久以前,梵施王(brahmadatta)治理波罗奈(ba...

海涛法师: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海涛法师: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海涛法师: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问: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海涛法师开示:因为女众对苦的感受比男众强,还没结婚之前要听父母的,结婚...

女友提分手能挽回的几个有效方法

女友提分手能挽回的几个有效方法

当男生在知道自己女友和分手的时候,总是会因为慌张和不舍去盲目的进行挽回。有的是不断地去哀求自己的前女友,有的是寻求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帮助,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换来女友更绝情的离开,那么,女友提分手能挽回...

佛陀教你不生气:对待痛苦的态度

佛陀教你不生气:对待痛苦的态度

对待痛苦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意识到怀孕与诞生所带来的痛苦,但是,它却是真切存在的。胎儿虽然在怀孕的母亲体内,但是他和母亲都拥有独立的心脏,母亲还是不能够完全真切地体会到胎儿的心境与感触。胎儿被...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八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八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八阿弥陀经讲记(八)我们这有个女老师,她才出生八十天她父亲就死,母亲把她带着,她父亲死了两年才转世。五岁时一天忽然说起大人话:你们找某处某家找来,我要给她说话。找去就说家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