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禅法师:极乐世界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

都言净土唯心是,

十万余程是外求。

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

不知真性体全收(《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有些人说:净土就是唯心净土,往生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是向外求。但实际上他就是执著地认为方寸妄心居内,认为心在这个身体之内了。这实际上就是《楞严经》中七处征心所破的。

不知真性体全收,他不知道我们的真性,这一念心,是全收法界的。所以《楞严经》中就讲: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十方世界都是安住在虚空当中的,而虚空在我们心中、真性当中,就像片云点太清里。

继续看这首净土诗:

弥陀诸佛镜中影,

极乐娑婆水上沤,

取舍厌欣无挂碍,

自家屋里任优游(欣自心之净故取,厌自心之秽故舍,一取一舍,不碍唯心,何外之有)。

最后的这四句诗文字非常优美,道理也非常明白。

弥陀诸佛就好像镜中的影子一样,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就像大海中的两个小水泡。大海就是我们的真心,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在真心当中,这与前面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的道理是一样的。

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在我们的真心之中,而真心中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哪有什么往生呢?所以实际上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这样就取舍厌欣无挂碍了。不是说无生就不用往生了,无生不妨往生,不妨有取舍,不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又有什么挂碍呢?

实际上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都是自家屋里任优游,就好像在自己家的屋子里面来来去去而已,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屋子。自家屋就比喻我们的真性,一念真心。这一念心才是真正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就像大海中的两个小水泡,或者片云点太清。现在我们在自己的真心当中来来去去,相当于就是无来无去,这就叫自家屋里任悠游。我们就在自己家的屋子里面没有出去过,本来就没有来去,也就没有取舍。所以实际上取舍就是无取无舍,往生就是生而无生。

关于自家屋里任悠游的道理,我们来看《净土生无生论》中引用《往生传》的一个公案:

《往生传》曰:张抗,仕石晋,为翰林学士。课大悲咒十万遍,愿生西方。一日寝疾,唯念佛号。忽谓家人曰,西方净土只在堂屋西边,阿弥陀佛坐莲华上,见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拜嬉戏。良久念佛而化。翁儿,抗之孙也。所以尔者?盖西方极乐世界乃吾心之一土耳,娑婆世界亦吾心之一土耳。约土而言,有十万亿彼此之异。约心而观,原无远近。

有一位张抗居士,是翰林学士,主要的功课就是十万遍大悲咒,愿生西方。有一天他得了重病,就唯一念阿弥陀佛佛号。

忽然间,他对家里人说:西方净土就在我们住的堂屋西边,阿弥陀佛坐在莲花上,翁儿就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拜嬉戏。翁儿是张抗的孙子,小时候就去世了,应该也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了。之后张抗就念佛往生了。

这里很有意思,翰林大学士张抗,临终的时候净业成熟,看到西方净土就在自己家堂屋的西边,相当于极乐世界并没有在很远的地方,就在自己家,所以省庵大师说自家屋里任悠游。张抗居士念佛,最后就现出了这样的境界。

《净土生无生论》中后面就讲:所以尔者?盖西方极乐世界乃吾心之一土耳,娑婆世界亦吾心之一土耳。约土而言,有十万亿彼此之异。约心而观,原无远近。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是我们心中的一土,就相当于大海中的两个水泡。娑婆、极乐都在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远近,这才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真正的意思。

真正念佛的人,就像张抗居士,就会现出这样的境界,极乐净土就在自己家里面。

摘自:仁禅法师《净土决疑论讲记》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盂兰盆经原文和翻译

佛说盂兰盆经原文和翻译

佛说盂兰盆经原文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

为什么女出家人被称作尼姑?

为什么女出家人被称作尼姑?

与“和尚”一词一样,“尼姑”这个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谓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本来在印度以尼(ni)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

达真堪布:若是你真想跟他们永远在一起,你就应该放下这种贪爱

达真堪布:若是你真想跟他们永远在一起,你就应该放下这种贪爱

达真堪布:若是你真想跟他们永远在一起,你就应该放下这种贪爱 身要远离愦闹,心要远离贪欲。这里主要讲的是,首先要放下对亲友的贪着。 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无常的本性,也是不可靠的,反而还要贪执无常的亲人...

海云继梦:生命的真相/生命的宝藏

海云继梦:生命的真相/生命的宝藏

生命的真相/生命的宝藏《华严经》是「人类五大古文明的精华」《华严经》是「解读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华严经》──就是生命的花园!................讲太多的「不可说」和「不会说」,大家都会...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生命说,即须四食的资养。《杂阿含》...

辟谷的好处和坏处 辟谷前必须先了解清楚

辟谷的好处和坏处 辟谷前必须先了解清楚

辟谷是一种道家的养生方法,主要通过不食五谷,而是服气和服药,在一定时间内减少正常饮食,实现生理机能的调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辟谷也不例外,因此辟谷的好处和坏处,应当在辟谷前就了解清楚。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