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守好自心有多重要?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他的师父常常教诫弟子们说:‘你们若想修行,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如果能够降服五欲,心不被外境引诱,才可以真正达到修行的境界。’这位年轻的修行者就经常思考:到底五欲对修行人有什么害处呢?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他有“金刚上师”附体,能让普通人成为超人?

他有“金刚上师”附体,能让普通人成为超人?

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我一直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可渐渐地发现还有很多我们现在的认知难以解释的问题,因此欲进行探究,谁料却接触到一些异人怪事。其中遇到比较“厉害”的一位,他宣称有“金刚上师”附体,可以让普...

8道蒸菜做法,蒸出健康营养不油腻,“蒸”健康“蒸”美味~

8道蒸菜做法,蒸出健康营养不油腻,“蒸”健康“蒸”美味~

蒸菜对食材要求没那么高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八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八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八下面的经文是:“善男子,彼诸众生,菩萨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送,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

而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念相同吗?“大千世界”又有多大呢?想要弄清楚这些,首先就要了解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

《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世”为迁流,属于时间的范畴。时间如流水般,处于不断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再到未来,故称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经典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是佛教学中的谜,一些开明的看法(如日本学者),说是出于印度古老的传说,佛陀在世时,仅是假用传说来阐明佛法,传说中的须弥山或有或无,不是佛陀所要阐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须弥山的传说而阐明觉世济民的佛法。

小世界的范围,既是一个日月系,那该是指太阳系或恒星系了,因为每一恒星,均有若干的卫星,恒星都是日,卫星都是月。对太阳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等九大行星,也是卫星也是月。

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围,是由一个须弥山至色界的梵天;

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净天;

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音天。

“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

每一个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大梵天王也有无量无数。据经典所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为“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我们所处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单位而已,释迦牟尼为了普化他的化区,所以要用千百亿化身,才能应化周全,虽化千百亿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千世界中而已。

由此可见,佛教的世界观,非常的广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学的观点。

内容整合自《俗语佛源》等经典

佛教“大千世界”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而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念相同吗?“大千世界”又有多大呢?想要...

达真堪布:我该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达真堪布:我该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达真堪布:我该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在与人交往、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有时候会生出很多烦恼,精神上也特别纠结。做得不好时,自己就会很遗憾,特别容易陷入消...

受污不辩

受污不辩

不顾自己名声被污只为救人性命,几人能做到?特别提示:本文是清朝著名因果劝世故事《坐花志果·果报录》(下)(清·汪道鼎著)的第一个故事《受污不辩》,全书电子阅读请点击:(上)l,(下)l原题《受污不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