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佛为什么不建道场?现在有些道场建大了,有些人为什么来出家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核心。他讲了二十二年,这门课。“阿含”十二年,小学;“方等”八年,这中学;“般若”二十二年,这大学;最后“法华”八年,那是研究所。他老人家一生,没有形式、没有校舍,实际上他是有次第的,慢慢把你带起来,给后人做榜样。

佛为什么不建道场?一生过着流浪的生活,弟子,我们估计跟孔子差不多,孔子弟子三千,释迦牟尼佛常随弟子,就是一辈子跟着老师没离开的,受了完全的教育,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在那里学一段时期就走了的,学几个月的、学几年的、学十几年的,走了,把这个统统算进来,我相信至少也有二千五百人,就是合起来三千人。这么大的一个团体,住在野外,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一生没改变,我们以前不懂,想不通,现在在这个时期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道场建大了,有些人来出家,为什么出家?来想占道场,这个心来出家的不是真的,这有这么大的寺庙,比家里住得舒服多了,所以佛不建道场,一生苦行,给我们作最好的榜样。

印光大师劝我们,这是近代的祖师,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净土跟他学的,所以也是我们的师承,祖师。他老人家告诉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建道场——小道场,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人,真正修行都能成就。道场大了,大了什么?你就得要钱,你天天动脑筋到哪里去找钱、去找这些居士供养、找这些护法,这都很伤神操心,心里有这些东西,道就没有,清净心没有了,平等心没有了,换句话说,把佛所讲的道全破了。这个要懂!

一定要晓得,我们要想真正成就,要走佛菩萨的老路,要把这些东西统统摆掉。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教你不生气:身处逆境须用开拓法

佛陀教你不生气:身处逆境须用开拓法

身处逆境须用开拓法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遭遇逆境时,我们的心胸面临考验。我们的命运受很多因素的控制,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我们保持正念、谨言慎行,仍然可以把命运向美好的方向转变。有些人在...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大家好!茂森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我们这个讲题是「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孝经》研习报告」。为什么我们用...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五节 从没把寻求我帮助的人拒之门外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五节 从没把寻求我帮助的人拒之门外

第十五节 从没把寻求我帮助的人拒之门外自从净饭王去世以后,王宫内院的一切都变得凄凉不堪。所有年轻力壮的男女仆人都被调离王宫,来到国王大名自己的宫殿。大门口没有一个看门的人,渣滓、垃圾堆在门口,越积聚...

佛教故事:法音集:奇异僧人

佛教故事:法音集:奇异僧人

奇异僧人守成法师著清朝时代,杭州有一位奇异僧人,因遗其名字,故号为东瓜和尚。因其嗜食东瓜,人即以此绰号名之。住华严庵,为人缄默,平素既不见其参禅与看经,更不见其念佛及礼拜。衣衫褴褛,半文不蓄,神情奕...

男人主动分手后 心理变化如何

男人主动分手后 心理变化如何

一说到分手这两个字,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可能是女生说出口的,因为女生的性格往往比较急躁,很小的一点不满意,就要闹分手,而男生常常是隐忍的形象。但是,男人主动提分手的情况,也是有的,而且其实,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