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有一大菩萨名叫寂慧问佛说:“世尊,其他诸佛刹土清净离垢,远离一切污浊,具种种功德庄严。唯有圆满功德、具安乐之大菩萨,而无声闻之名。何以释迦如来教化之婆娑世界,寿命浊、时间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兴盛?世尊成佛后为何为四种眷属宣说三乘法要?为何其余佛陀摄持远离五浊之清净刹土,世尊独应化在此等恶土浊世?”

如将释迦佛的回答大略归纳,则可汇总如下:

佛说:“善男子,诸大菩萨乃以大悲、愿力摄受不清净众生。恒河沙数劫前,当此世界处持执大劫时,四大部洲出一转轮圣王叫辐轮转轮王(后来之阿弥陀佛)。王下属中有一海尘婆罗门(后来之释迦牟尼佛),此婆罗门生一子具三十二相,名海藏。海藏出家后获证佛果,号宝藏如来。宝藏如来置无边无际众生暂时处于善趣安乐,并终引导众生趋于究竟解脱。

宝藏如来有一次与眷属及声闻弟子同入城中。离辐轮王国土不远处有园叫瞻洲园,宝藏如来与众人皆住于此园中。辐轮王闻听后即携财宝及百万眷属前往亲近、顶礼、闻法,并祈请世尊与眷属能于冬季三月中受他们供养。宝藏如来闻后允诺。辐轮王即命其国中人民咸来供养世尊,于世尊及眷属所居之地广建七宝宫殿,种种珍宝而为严饰,并供养法轮宝等七轮宝。且于每一僧众、眷属前,以檀香粉、蓝宝石等资具供养,日日于如来前恭敬供养庄严美妙之衣食,辐轮王亦亲手执拂尘于如来前听命。

一千国王太子与一千小国臣民每日皆于如来前作如是供养。如来及眷属应供圆满后,无量无数众生来到世尊前听闻法要。诸天人弹拨各种出美妙音声之乐器并降下花雨,着蓝色衣服之四百万夜叉前来护卫佛陀与其眷属。辐轮王则于夜晚在佛陀、僧众前供灯无数盏——他坐于佛前,头顶、双肩、两手、两足上放满灯盏,如是供养,通宵不寐。承佛威神加持之力,辐轮王并无疲倦之态。王如比丘入于第三禅定一般,感受大乐,无有丝毫痛苦。

如是供养三月之后,一千太子、八万四千小国等无量众生,人人皆于每一僧众前供养、承侍,恭敬亦如辐轮王一般。王妃吉祥天女三月中恒以妙香、鲜花供奉如来前,成千上万美女也在一一声闻前作香、花供养。

三月普供圆满后,国王又做赡洲纯金质地饰品八万四千,金轮王宝、神珠宝、玉女宝、大臣宝、将军宝、大象宝、骏马宝等七轮宝八万四千,还将八万四千太子、八万四千小国国王、欣慕克等八万四千城市,及八万四千如意宝树、八万四千奇珍异宝、八万四千七宝所成宝伞等人、财、物,再加只有国王才能享用的八万四千妙衣,八万四千珍宝念珠,宝鸟、宝兽、宝扇各八万四千,取精妙药八万四千,尚有宝镯、耳环、项链、卧具、铃、鼓、海螺、宝幢、乐苑、灯器等无尽珍宝日用全都供养于如来前。为祈请佛陀帮助遣除、宽恕自己所造一切业障,并长住此瞻洲园,辐轮王说道:‘我为瞻仰、供养如来方常入此园恭敬承侍,祈世尊慈悲长住此处。’

辐轮王之一千太子亦如父王诚心祈请,且各个皆得供养如来及其眷属三月。

此时,海尘婆罗门正以乞讨之方式云游整个南赡部洲,并沿路劝请众生皈依佛门、发菩提心。当睁眼、根聚、轮辐、无惑、无畏、虚空、支生、成就等众一千太子如辐轮王一样,各自圆满供养了三个月后,又用八万四千七轮宝等广作供养,凡此种种并不稍逊于辐轮王。供养完毕,有太子发愿要成为梵天、帝释天等天主及声闻乘者或富翁之类,如此经过了二百五十年后,所有太子皆已轮番供养过如来并忏悔、发愿,海尘婆罗门也结束云游来到瞻洲园。他一到此便用种种食品、资具祈请宝藏如来应供七年,宝藏如来慈悲开许。海尘遂如辐轮王所作广大供养一般,于如来前奉行恭敬供养及承侍。

《白莲花论 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青莲师兄:一经四咒已融入我的生命

青莲师兄:一经四咒已融入我的生命

青莲师兄:一经四咒已融入我的生命 我是一个70后,父母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从小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有3个姐姐1个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我却很受父母的宠爱,对姐姐和弟弟非常严厉的爸爸,...

放生因果:吃素者不用还命债

放生因果:吃素者不用还命债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摆脱这个恶业。对我们的世界有一点了解了之后,再唱三宝歌就知道,人天长夜,宇宙漫漫,真的是这样。如果不是佛来给我们生命开了一个安全门,我们连跑的地方都没有啊!佛宝,佛是我们每一...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富贵(第二福)第三章一、富贵的由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真义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强求就可以得来的。诸君也千万不要以...

五味禅茶: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冲泡

五味禅茶: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冲泡

茶艺师的冲泡手法,是茶在作为饮品之前的最后一步,这最后一个变量,至关重要,这也是茶艺师的价值所在。茶艺师除了让人赏心悦目以外,会不会泡茶,其实才是根本。不同的茶性,冲泡的几个基本原则:刚的茶用刚的手...

惟海法师:共不共与佛教禅法特色的关系

惟海法师:共不共与佛教禅法特色的关系

昨天的知识内容是关于禅法的基本类型,最有价值的是区别了静息型的禅修与念力型的禅修,区别了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二者比较,佛教似乎更重视觉观,但我们讲,两者如阴阳,要结...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十三讲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十三讲

《二课合解》第十三讲3月8日上午,天气晴好。由于榕桦寺将在次日举行佛七法会,寺院里聚集了很多来自唐山、北京、本地的居士。9:00时分,念佛堂里已坐满了人,大家静心倾听释亲佛法师讲授《二课合解》。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