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罪性空

  有一次,佛吩咐优波离:“你去维摩诘那里问病。”

  优波离说:“我不堪能。”

  为什么呢?优波离自述了一段因缘:曾经有两个比丘犯戒后,内心羞耻,不敢去问佛,就来优波离处求助说:“愿尊者能解脱我们的疑悔,拔除罪业。”

  优波离为他们如法地解说。这时,维摩诘大士过来说:“喂,优波离!你别增长他们俩的罪业了,应当直接除灭,不要扰乱他们的心。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罪性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像佛所说,心染污故,众生染污;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与心一样,罪垢亦如此,诸法亦如此,不出于真如。优波离!如你以心相得解脱时,还有罪垢吗?”

  优波离答:“没有。”

  维摩诘说:“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如此。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诸法都是虚妄而现的,如梦如阳焰,如水月、如镜像,是以妄想而生的。了达这个道理,叫奉持戒律,叫善解脱。”

  两个比丘听了开示,都感慨地说:“真是殊胜的智慧呀!优波离不能比的,持律上首也说不出这番妙理。”他们当时就解脱了疑悔之心,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这就是观罪性本空,破除我见而灭罪的。《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失译人名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失译人名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南无诸佛南无诸佛弟子。南无诸师南无诸师弟子。南无默利薛利鬼神王。礼是已便说是咒。令我所咒皆从如愿。   北方有山名健...

优婆塞五戒相经--求那跋摩

优婆塞五戒相经--求那跋摩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杀戒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尔时净饭王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请求以自济度。唯愿世尊。哀酬我志。佛言。可得之...

三界图--未知

三界图--未知

三界图   三界图   ┌─────────────────────────────┐   │            无色界              │   ├──┬─┬─┬─┬─┬──┬──...

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一至四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一至四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一 观天品第六之十(三十三天之七)   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上布施果。思心具足。福田具足。财物具足。思心功德皆悉具足。福田...

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佚名

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佚名

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及注音 ong,amengga,falujiana,mahamudela,manipadema,Jifala,bula faer,daya hong. 嗡,阿蒙嘎,怀鲁佳那,嘛哈...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