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罪性空

  有一次,佛吩咐优波离:“你去维摩诘那里问病。”

  优波离说:“我不堪能。”

  为什么呢?优波离自述了一段因缘:曾经有两个比丘犯戒后,内心羞耻,不敢去问佛,就来优波离处求助说:“愿尊者能解脱我们的疑悔,拔除罪业。”

  优波离为他们如法地解说。这时,维摩诘大士过来说:“喂,优波离!你别增长他们俩的罪业了,应当直接除灭,不要扰乱他们的心。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罪性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像佛所说,心染污故,众生染污;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与心一样,罪垢亦如此,诸法亦如此,不出于真如。优波离!如你以心相得解脱时,还有罪垢吗?”

  优波离答:“没有。”

  维摩诘说:“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如此。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诸法都是虚妄而现的,如梦如阳焰,如水月、如镜像,是以妄想而生的。了达这个道理,叫奉持戒律,叫善解脱。”

  两个比丘听了开示,都感慨地说:“真是殊胜的智慧呀!优波离不能比的,持律上首也说不出这番妙理。”他们当时就解脱了疑悔之心,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这就是观罪性本空,破除我见而灭罪的。《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抛妻弃子的恶报

抛妻弃子的恶报

  这个故事由一个莲友讲述,故事中的"我"指的是讲述人。  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喝酒,听朋友说了我们当地一段奇闻。这奇闻还要追溯到八十年代初,当时有个农村已婚青年,通过亲戚帮忙,被安排在某国营工厂做临时...

海涛法师:月圆日

海涛法师:月圆日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领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它常常跟其它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净,我们要做圆满布施。”  所以前一天它自己还在想...

《百业经》:(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百业经》:(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编者按: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

百业经:(100)莲花 供佛莲花得佛授记

百业经:(100)莲花 供佛莲花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五祖弘忍,俗姓周,就是黄梅本地人。传说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一次栽松道人问四祖道信:“我能够听你讲法吗?”  四祖回答说:“你已经老了,即使得法,以后也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