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念佛还要不要修十善、持五戒?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只要时时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又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

答:如果你果然一心执持名号,你可以不要修十善。为什么?你十善圆满了。你也可以不要受五戒,你的五戒圆满了;不但五戒圆满,你的菩萨戒也圆满了。阿弥陀佛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大善人,你的心跟他的心相应,你怎么不是大善人?如果你念阿弥陀佛,你还夹杂著妄想,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你要是不修十善、不持五戒,你就肯定不能往生。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千万不能错会经教的意思。

学佛答问  (第六十九集)  2001/03/2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090-0069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

星云法师: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感谢佛陀慈光加被,使这次佛学讲座能顺利的进入第三天。这么多人听讲佛法,完全是佛陀的慈悲,与佛法的功德;也可以说是各位信仰的虔诚和道德修养的表现。谁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上千上万...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自己品·第十二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自己品·第十二品

自己品第十二品没有子息的王子人若知道自爱,就应该妥善保护自己,在人生的三个阶段里(注1),智者时时醒觉。 (偈157)菩提罗迦王子兴建了一座非常壮观的王宫。落成典礼时,他邀请佛陀前来赐福,并接受他的...

发愿必须动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

【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这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没有度尽,我就不成佛。(地藏菩萨)在久远劫来,就发如是大愿。这个愿,我们每天做功课的时候都会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一个是度众生,一个是成佛。每个人都会念,念到成了口头禅,效果就不大了,必须动心。怎么样叫“动心”呢?就像你碰到危难了——在最危险的时候,那时候想起三宝来了、想起佛来了——所发的愿。

我们都发过这个愿,因为大家做早晚课时都会发,天天发。效果呢?这就是发心的诚意,乃至于发心的愿力,是不是精诚,是不是从自己的心发出来的?在念佛,知道“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发愿也是,要念念从心里发愿,你这个愿永远不要离开你的思念,随时观想这个愿,这样效果就大了。

我们虽然不能够发那么大愿,但是我们天天这样地随着发愿,将来也一定能满愿的。但是从现在就得这样做,不要等到将来才去做——将来我们就不知道了。“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今生你等着,没有什么可以等的。你一天多念一遍《地藏经》,多念千声圣号,你就积累了。

这就是地藏王菩萨所发的大愿。定自在王不是问佛,说佛这样赞叹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发何种愿?佛就跟他说了:发度尽众生的愿,一切罪众都成佛了,“然后方成正觉”。

发愿怎样效果才大?

发愿必须动心《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这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没有度尽,我就不成佛。(地藏菩萨)在久远劫来,就发如是大愿。这个愿,我们每天...

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家庭故事、职场话题揭分晓

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家庭故事、职场话题揭分晓

尊重,看似简单,实则深厚;看似轻如鸿毛,实则重如泰山。尊重他人,是一种修养,被人尊重,是一份肯定。生活中,我们渴望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但如何获得尊重?很多人不知如何做,有些人还不得其法走入了误区。一、...

鬼神知识

鬼神知识

鬼神知识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想向大家讲一下我知道一点鬼神知识: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中分为六个道次,天道、修罗道、人道、旁生道(畜生)、饿鬼道和地狱道。这六道中天道、修罗、人为上三道,旁生、饿鬼、地狱为下三...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江宽玉)答:高王经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