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物质从哪来的?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

森罗万象,我们所接触到的六根所缘的,眼缘的色尘,耳缘的声尘,鼻闻的香尘,舌尝的味尘,身体接触的触尘。起心动念第六识所缘的法尘、六根所缘的境界,六根是“能缘”,境界是“所缘”,“能”、“所”也是本来寂灭。不但“所生”的万法是寂灭的,“能生”那个六根也是本来寂灭。这谁看见了?大乘经上常说八地以上。我们听得耳熟,说的遍数也多了,真的是寂灭吗?真的,很不好懂。

真不好懂,明明摆在面前,为什么说它是寂灭的?我们非常幸运生在这个时代,这是什么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量子力学家也不过是在最近二三十年之内,揭开宇宙的奥秘——物质现象。物质现象这里面恰恰好,能生、所生都是物质。你看六根是物质,六尘也是物质,这对起来了。那科学家怎么看法?科学家自从发现“微中子”之后,就告诉我们一句话,宇宙之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物质这东西是什么?在六根是物质,六尘也是物质,六识里头除了意识之外,前五识跟物质脱不了关系。科学家告诉我们,确确实实,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

物质从哪来的?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科学使用的方法,跟佛法完全相同。佛用分析的方法,一分作七分,七分里头一分再分七分,再从这里面抽一分出来分七分,分到最后不能再分了,最小的物质现象叫“极微色”,也叫“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了,它一分就没有了,就是它小到不能再小了,分到不能再分了,叫“微中子”、“极微色”。现在科学的名字叫它“微中子”,或者是“中微子”都可以,它体积到底多大?它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微中子,它的体积是一个电子(原子里头有电子,电子很小了,原子是电子跟原子核中子组成的,这个我们肉眼已经看不到了,八十年前发现原子,科学进步很快,在我们有生之年,从他发现一直到现在的发展,我们还都能看到)。我们看报告,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就是佛法讲的“极微之微”),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让我们有一个概念,它确实太小了,要在科学家用的专业的显微镜里头才看到,一般看不到。这个东西佛看到了,所以这些量子力学家对佛佩服得五体投地,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没有科学,他怎么会知道,说得这么清楚?比科学报告讲得还详细。

2014大经科注187集

 

更新于:28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早晨第一口水,决定你的健康!一定别喝错了

早晨第一口水,决定你的健康!一定别喝错了

早上起来一定要喝水,因为夜里器官留在肠胃的污垢需要我们把它排出来才行。那么,喝凉白开呢?还是喝温开水呢?这就需要好好探讨一下!4种喝水情况的区别早上不喝水早晨不喝水,则身体夜间代谢失去的水分得不到补...

佛教故事:坦言失败的魅力

佛教故事:坦言失败的魅力

坦言失败的魅力1925年,大作家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26岁,学历只是小学毕业,闯入上海文坛时间虽不长,但颇有名气。名气毕竟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除了...

人生修行:干净的灵魂需要—慎独!

人生修行:干净的灵魂需要—慎独!

人生修行:干净的灵魂需要---慎独!作者:夏一文几千年来,有个非常特殊的词汇常挂在中国人嘴边,那是修身最高的境界——“慎独”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

六成居民做菜放盐太多

六成居民做菜放盐太多

六成居民做菜放盐太多 推进健康生活任重道远 本报讯(记者衣晓峰)一天应该吃多少盐?做菜什么时候加碘盐合适?前不久,由黑龙江省健康教育所完成的“城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民众对...

佛教故事:为现在做点什么

佛教故事:为现在做点什么

为现在做点什么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见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

《妙法莲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妙法莲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