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的文章《喝茶》

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

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然而我恐怕也正是这牌号就要倒闭的先声。我们有痛觉,一方面是使我们受苦的,而一方面也使我们能够自卫。假如没有,则即使背上被人刺了一尖刀,也将茫无知觉,直到血尽倒地,自己还不明白为什么倒地。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穿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但假装锐敏的,自然不在此例。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更新于:28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戒淫篇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戒淫篇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戒淫篇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楞严经》)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

55如何一门深入?

55如何一门深入?

如何一门深入?  近代的思想家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过:「为学应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博览群籍是学问的基础,一门深入是学问的造诣。如果仅是博大而不精深,不能成为学问,只能算是常识,所谓门门通,门门稀...

香港慈济倡导素食让身体环保 妙法引导民众

香港慈济倡导素食让身体环保 妙法引导民众

在香港,素食餐厅不多,所以香港的慈济志工自己准备素餐盒,送到平常响应环保的店家;还邀请民众来到慈济的联络处,用素食爱惜地球,也让身体环保一下。  刚起锅的蔬菜翠绿可口,香港志工准备色香味俱全的素便当...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认识自己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慧律禅师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不自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活不明白,不明...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集) 尊敬的法师,各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一品,我们继续来讲「众成就」里面的菩萨众。 今天上午我们讲到...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妈祖是观音化身吗_妈祖默娘的故事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妈祖是观音化身吗_妈祖默娘的故事

妈祖是观音化身吗?妈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一千年以来,她受到我国沿海各省同胞普遍热烈虔诚的崇敬。谛闲法师著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注转引天后志云:天妃,莆田林氏女,父惟悫,行善乐施,礼大士求子,母梦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