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不取舍因果,哪里还有修行呢?

达真堪布:不取舍因果,哪里还有修行呢?

只有佛法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讲出了三世因果的道理,通过这些因果关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来世苦。”三世因果的道理只有佛能讲,所以佛的智慧是最高的,佛法是最伟大的。信佛就要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学佛就一定要学习《因果不虚》这个基础修法。

一切都是因缘果报,都是自己造的,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啊?一切的一切都有因缘,因缘成熟了必然要感受果报,还有什么可贪恋的?有什么可执着的?好和坏都是自己修的、自己造的。真相信因果了,你肯定会想得开、想得通,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通过修持因果、取舍因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解开所有的结,就不会有烦恼、不会有痛苦。

你不懂因果怎么取舍因果呢?不取舍因果,哪里还有修行呢?相信因果、取舍因果的人才是信佛的人、学佛的人。都是因果啊!快乐幸福的因是断恶行善,困难和痛苦的因是造恶业。你不愿意感受痛苦,那为什么不断恶呢?你愿意快乐幸福,那为什么不行善呢?如果没有断恶行善,你就没有修行。造善业也好、造恶业也好,没有浪费的时候,一定会有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丝毫不爽。以后一定要好好地断恶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火星虽小,但它却能焚烧犹如山王般的青草,甚至能烧毁整片森林。所以哪怕是微小的恶业,也一定要彻底的断除;哪怕是小小的善业,也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行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这片地里播下的种子,不会在另一片地里长果实。所以,善业、恶业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肯定会有果报,自己造的业一定由自己来承担,无人可替代。

学佛人不能只看眼前,要把眼光放在生生世世。有的人心地特别善良,也做了很多善事,但是他这一生命运坎坷,过得也特别辛苦。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实际上是个好事!说明了他往昔所造的恶业就快结束了、要终止了。他眼下是这样,但以后的路一片光明,再没有黑暗的时候了,会永远的快乐、幸福。有的人心地特别邪恶,光做恶事,造业造得特别厉害。但是他生活顺利、事业成功、财富圆满。别怀疑!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实际上是个坏事。这说明了他往昔所做的善业快要结束了,以后的路一片黑暗,没有光明的时候,他会永远的痛苦。春天播下的种子到了秋天才有收成。你造恶业也好、做善业也好,这个业不是立即报的,因果之间也有过程。果报可能在现世成熟,也可能在来世成熟,也可能生生世世以后成熟。

真正有修行的人,见解越高,取舍因果的行为越细,不可能没有因果,不可能不取舍因果。

现在很多学佛人存有邪见,很多人不取舍因果。只读了一些禅宗的文字,根本没有真正弄明白,结果堕入空见。在他们的观念里,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因果。如果这样想,就是学偏了!你什么也没有了,跟石头、木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又说:“没有什么可求的,也没有什么可得的,无求无得。”在佛的境界中是这样的,在你的境界中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境界,那你肯定不受因果了。你自己试一下:别人打你的时候,疼不疼?如果疼,那还是有因果。打你就是因,疼就是果,你还是受因果。你一天不吃饿不饿?饿了,就是有因果。

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不懂因果的人就是不懂佛法的人,不取舍因果的人就是没有修持佛法的人。你想学佛,想修行的话,就要好好地取舍因果,好好地断恶行善,这样你一定能解脱,一定能成佛!

更新于:24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与魔

佛与魔

佛与魔谁都有可能成为佛或者魔。心怀善念,乐意去做善事,行善积德,你就会越来越像佛;心怀恶念,贪欲过盛,为了享乐不择手段,坏事做尽,你就会成为魔鬼!有个很出名的画家,总是愁眉苦脸的,因为他想画佛和魔鬼...

尽量制止自己指出别人的错误

尽量制止自己指出别人的错误

尽量制止自己指出别人的错误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电话响了。一位焦躁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他们的规格,他的公司已经下令车子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在木材卸下...

阿难的总持因缘

阿难的总持因缘

阿难的总持因缘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问:「贤者阿难过去生是修持何种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能将佛陀所宣说的微妙教法,全部忆持不忘,一字也不漏失?」於是眾比丘便前往佛...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3.一直到海里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3.一直到海里

63.一直到海里沿途上,佛陀在阿拉毗村落停下来。他和八个比丘,在一处公众楼舍内与当地一些居民一起接受供食。用饭之后,正当佛陀准备开始说法时,一个年老的农夫喘着气走进礼堂。他迟来了的原因,是要寻找一只...

不修行,命中的福禄、寿命都成定数!

不修行,命中的福禄、寿命都成定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来去自在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来去自在

来去自在文/噶玛天津仁波切普化禅师是临济禅师的入室弟子。有一天,普化禅师到街上化缘,要化法衣一件。信徒知道了,就供养一件上好袈裟给他,但禅师却又拒绝供养了。信徒不解其意,于是向临济禅师告状;临济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