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


龙舞,有的地方称之为舞龙,也有的称之为龙灯舞。这是在山西省境内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演出的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闹红火、闹元宵的时候,也有一些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时表演,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民间艺术,这种传统的艺术节目,大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龙舞中的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构成,龙身较长,是龙的主体。在制作这种表演的龙时,用竹蔑或者铁丝为架子,外面抹上纸或者是布,龙身的节与节之间,用布缝成筒状连接,然后彩绘其形。

龙身、龙头、龙尾制成后,在龙身的每节中部插置蜡梗,下部安置木柄,供表演的人用手抓握。 龙舞在开始表演时,由许多人每人各举一节木柄,左右挥舞,使龙体在空中悠悠蠕动。夜晚舞龙时,要点燃龙体内的蜡烛,辅以彩灯、莲花灯等各式花灯,同时施放烟火、爆竹,造成一定的声势,吸引观众,使龙舞呈现出不同凡响的风彩来。 在山西各地,龙舞有不同的表演风格。 流行于平定县境内的移穰村一带的龙灯舞,是以二龙戏珠为主要表演内容。这里的一条龙身长有九节,龙头似驼,龙眼似虎眼,龙耳似牛耳,龙角似鹿角,龙鳞似鱼鳞,龙身似蛇身。 平定县的龙舞表演开始后,以跑阵为主,有双龙交错跑;有四边形的开四门;有龙头向前、龙体左右对称盘圈形的凤凰展翅;有双龙相对、扭8字形的长蛇阵;有对角盘扭的八宝、三碰头、卧龙搅珠、三环套两环等。表演时,两条龙追逐着两颗宝珠,时而昂首如飞腾于云天之上,时而低回若游于波涛之中。龙舞时,两旁还伴有号角声和口吐缕缕烟火,表现出龙的呻吟和龙的吞云吐雾状。 流传于运城市贵家营一带的龙灯魔女舞由三部分组成,开始是魔女、龙女集体舞,表现出星月皎洁的夜晚,龙女们从天上来到人间,龙女们手持莲花灯渊翩起舞,以表答欢悦的心情。接着,是龙灯独舞。独舞中的三出庙门别具风彩。这时的龙摇头摆尾,口喷烟火,连续冲过三层庙门,才告结束。第三部分,是龙和龙女们的群舞。这种群舞,气氛欢快热烈,不断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变换着队形,使龙舞达到了高潮。 流行于晋西北岚县上明村的龙灯舞,龙的体长为十二节,长度为三丈六尺。前面,有一盏蜘蛛精灯引龙戏舞,后面由二十四盏牌灯伴舞。表演中,分成激龙、蛛精作乱、蛟龙出海、环林擒珠、泰山压顶等五个段落。在蛛精作乱表演中,表演者用撑杆虎跳、扫堂、倒八字等技巧动作,体现蛛精的灵巧多变和东奔西窜。而穿门楼、跃月台、龙盘柱等舞姿,使龙的盘旋飞腾的姿态更加壮观。此外,牌灯在表演中队形多变,对整个表演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 在阳泉市的龙泉村,表演龙灯舞时演出了二龙捉拿蜘蛛精的场面。它的表演阵式有二龙戏珠、跳龙门、双盘蛇阵、双龙会等等。 太谷县境内表演的龙舞,是将龙悬挂于空中,借助铁索和麻绳的牵动而舞动的二龙戏珠。有的表演者还将龙体各节分别抱于右腋下,随着布龙身体的拉动而舞动出抱龙的动作。 近年来,晋南的新绛县等地还试制了内装氢气球、外用塑料布套连接,下面由数人牵住绳索,使龙在场内腾跃,继而,牵动绳索的人撒手,龙即腾云驾雾向天空飞去,直至在天空消失。这是活灵活现的龙,比平时的舞龙就更加有飞腾的意味了。

更新于:23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救助伤残弃婴,来自"新生命之家"的咏叹

救助伤残弃婴,来自"新生命之家"的咏叹

睡个懒觉?把天性中的慵懒偎暖。看看闲书?情绪散漫总想找个出口。做顿好饭?把肚子无底的沟壑填满。有时间旅行,匆匆行脚中,满足的是空茫的双眼?那就逛逛街吧,在铺天盖地的色彩中感到的却是冷落孤独。有精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三】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

舍财助人,凶相消失

舍财助人,凶相消失

清朝光绪年间,杭州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算命先生,名叫陈七。由于他的面相术很灵验,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鬼眼七”的雅号。当时杭州有一位富商名叫薛二。他邀了两位朋友去看相。“鬼眼七”这位相师判薛二的第一位朋...

太子须大拿经

太子须大拿经

太子须大拿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 诏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与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在四部弟子中央坐。时佛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难从坐起整衣服。叉手长跪白佛言。我侍佛以来二十余...

路可以回头看,却不可以回头走

路可以回头看,却不可以回头走

路可以回头看,却不可以回头走路可以回头看,却不可以回头走,不求尽如我意,但求无愧我心!丢了天和地,丢不了心中的痕迹,停了风和雨,停不了丝丝的念意。没有自缚的过程就没有飞翔的可能,没有坎坷的经历就没有...

太上感应篇图说117:非礼烹宰

太上感应篇图说117:非礼烹宰

经文:非礼烹宰。【原文】三千生命供盘匜,水错山珍未足奇。谁料街头行乞日,逢人叩首孰为炊。注:事亲养老,以及冠婚丧祭,礼之所在,不可尽废,但不可极口腹之欲,非礼杀害也。盖凡人福命有定,省一分禄,必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