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了一切空 无一法当情

常了一切空 无一法当情

分陀利

唐朝无业禅师是一位道行与德望俱隆的高僧,唐宪宗皇帝曾多次诏请他进京说法,无业禅师都以年老多病为由,婉言谢绝。后来穆宗皇帝即位,命令两街僧录(唐宋时代掌理僧尼名籍、僧官补任等事宜之僧职)灵阜带着圣旨,远道前来汾州(今山西隰县)开元寺,迎请无业禅师入京。

灵阜见了无业禅师,宣诏毕,向禅师作礼道:“主上此度恩旨,非比往常,愿师起赴,不可又以他语固辞。”

无业禅师听了,微笑说道:“贫道有何德行,烦劳国主屡次下诏。您可先回,我随即便往。”于是从容入室沐浴,然后登上法座,告诫门人弟子们说:“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空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被境惑;一为境惑,便流转无穷。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是诸佛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言毕,端坐至中夜时分就圆寂了。

灵阜回京,把此事表奏皇上,穆宗皇帝非常钦佩感叹,就赐无业禅师的谥号为“大达国师”。

无业禅师几十年的修行心得,最后这一段开示,可谓醍醐灌顶,精彩极了。佛门中常常提到“五蕴非有,四大皆空”,这二语仔细加以讲解分析,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可是每当遇到顺、逆境界现前时,究竟有几人能不为境惑?禅师告诫他的门人弟子,面对境界时要“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也就是说:修行的人要识破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假的,会变化的,靠不住的,所以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我为之起心动念,如此才能安心于道。不然的话,一旦为境所惑,难免心浮气躁,定力全无,就像被鬼迷心窍的人,随着境界乱转,不知不觉又转到轮回道中去了,如何解脱得了生死!

可是,禅师这两句法语,也许在无业禅师那个年代的佛门弟子还可以做得到,时至今天的佛门弟子,不知又有几人能做到呢?修道的人必须在道行上见真章,而不是在口头上论高下。紫柏大师曾对修净土法门的人开示说:“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一般人所在意的,不外乎亲情、事业、财物、名誉之类。而学佛的人,道心常受到影响而产生波动的也多是这些方面。如果能做到“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那便是符合“诸佛用心处”。你若参禅,可以明心见性;你若学教,可以大开圆解;你若念佛,可以得一心不乱。这是非常可贵的。倘若未能做到,常被境界所迷惑,不仅修行功果无望,甚而还要随业流转无穷,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很值得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省。

譬如你所深爱的人悄然离你而去,这对你来说,简直就是“一切空”了,此时你口中念着阿弥陀佛,愿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而你的内心果真能无动于衷,不生悲苦吗?你数十年苦心经营的事业一旦破产了,这对你来说,无疑是“一切空”了,此时你口中念着般若心经“照见五蕴皆空”,而你的内心果能做到“不增不减”、“心无挂碍”吗?你平生所积蓄珍藏的宝物突然不翼而飞,这对你来说,也是“一切空”了,此时你口中念着“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而你的内心果能做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吗?

反过来说,当你已渐渐习惯过平静的生活时,而你心爱的人突然又回到你的身边与你团聚,你是否也能“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口中喃喃念着阿弥陀佛,而内心真得不暗自欣喜若狂?你破产之后的事业突然又峰回路转,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你是否也能“常了一切空”,而内心真得并无窃窃自喜?你所珍贵的宝财突然失而复得,你是否也能“常了一切空”,而你内心真得不暗自庆幸吗?

乃至受人打击,受人拥戴;受人毁谤,受人赞扬;受人鄙薄,受人尊重,而你都能“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尽管别人怎样对你,你都心如寒潭止水,不喜不忧;泰然处之,以道自娱。工夫果真到此地步,那就恭喜你了,纵使不能达到“即同如来”,至少成个有道之士,肯定是没问题的。如若不然,那就得将《楞严经》、《金刚经》、《心经》多念个一千八百遍,或许便能真正领悟“一切境界本自空寂”,而做到“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然后,以清净心研教,以清净心打坐,以清净心诵经,以清净心持咒,以清净心念佛,便无不皆契道妙了。

更新于:22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格局与破格

星云法师:格局与破格

格局是说一个东西的大小和样式,一般指建筑物的结构和格式,例如金銮殿就是皇家的格局。一般说来,房子的建筑有长形、圆形、不规则形;而一个有规模的建筑,必须要方正,因为方正才有气派,方正才能见出其雄伟的气...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称伽拔咤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称伽拔咤

称伽拔吒从前,拘尸那城的博罗村有一个人,名字叫称伽拔吒。他的家庭历代都是百万巨富,但到他这一代开始走向没落,最后终于一贫如洗。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理睬他,反而以轻蔑的眼光看他。他打算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

邱天道研究员”话说何谓药师禅和药师禅健康疗法

邱天道研究员”话说何谓药师禅和药师禅健康疗法

名词释义 药师:单从药师解释是药工、医师的古称。《大宝积经》卷一○八:“譬如大药师,善能医治一切诸病。自无有病,见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药,诸病人见是药师服苦药已,然后効服,各得除病。” 现在的药师...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思考过程,人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培养「念」的方法,是为展现心的潜力,注意力多强,「全然专注」即维持多久。「全然专注」因此成为四念处禅修的钥匙,以开启通往主...

达照法师:天台修证次第之二、通教的修证次第

达照法师:天台修证次第之二、通教的修证次第

二、通教的修证次第通教就是阐述从现实通往理想的人生,所以通教是通前藏教,通后别圆,即把我们从现实的局限当中解脱出来,迈向理想和超越的生命,这也是每一个生命都本来具备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发明出来,甚至...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临终驴鸣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临终驴鸣

临终驴鸣周拔,是明代正德年间浙江省平阳县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七岁能文,还擅吟诗,有小神童之称。到十六岁的时候,诗文更有不平凡的造诣,名噪一时,在当地获得平阳才子的美誉了。可是很可惜的,因为他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