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13圆顿

“圆顿中至极圆顿”。释尊一代教化,华严宗把它分为五类,叫做五教。即小,始、终、顿、圆。

①小乘教说一灰身灭智的:涅 法。

②大乘始教。是大乘教的初步。不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法。

③终教。说真如缘起之理。开权显实,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但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

④顿教。是不立文字,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不论阶梯,但以顿彻理性为教。《华严玄谈》说:“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又说:“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即是说止教无言离念,合于禅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拈花这一脉,因达摩东来,盛传于我国。至于显示顿教之理,不独在不立文字的禅宗,在经典中也常透露。例如《圆觉经》“知是空花,即无轮转。”“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首楞严经》中的“狂心自歇,歇即菩提。”都显示不必安排,不须造作,直下便了,不历阶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顿法。

⑤圆教。是大乘中演说实法登峰造极之教,专接最上利根之人。圆是圆融自在,一切无碍之义。又。是圆满具足、福足、慧足、明足、行足、圆全俱足之义。

《华严》与《法华》都属圆教,宣说圆融具德的一乘法。

至于天台判教,分为藏、通、别、圆四教。

对于圆教亦称圆顿教。所云顿者,顿极与顿足之义。由于诸法圆融,所以于一法中,可以圆满一切法。一念开悟。就可顿时圆满佛果,所以称为圆顿。可见圆顿的法极端殊胜。

在《要解》中说,持名一法,是圆顿中最极圆顿。也即是说,持名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

藕益大师为我们开示了佛的知见。如果圆字还很难懂,再打个粗浅的比方,例如桌子凳子都可推倒,但是圆球推不倒,圆球无论怎样转动,它都是直立不倒。从这粗俗之例,可使我们初步体会,圆体是圆转自如,立处皆真。旋转是随缘,不倒是不变。众生轮转是随缘,佛性不增不减是不变,故随缘而不变,不变又随缘。从这个比方,我们或可粗明圆融自在之义。

可见我们的知见,若能契合圆宗,我们的见地也就圆融无碍,随处皆真。更应注意的是,大师开示了佛的知见,直指持名之法最极圆顿。我们如能真实信受,即是接受了佛的知见。也即是说如来果觉的知见,化入我们因地的初心。既然佛的果觉入我因心,故我因心顿含果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牛奶广告也时髦 最安全的牛奶在哪里?

牛奶广告也时髦 最安全的牛奶在哪里?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预防中心的专家说,目前并没有收到喝奶及吃奶制品引发中毒或疾病的报告。企业之所以纷纷强调自己生产的牛奶不含抗生素,可以说是一种商业炒作和推销手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老百...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四则·漂流儿传奇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四则·漂流儿传奇

第十四则漂流儿传奇从前,有一个波罗奈国,国王后宫有众多嫔妃。某日,其中一位夫人知道自己怀孕了,十分高兴,赶忙将此事告知国王。国王听了也高兴万分,即命令掌管内务的总管在吃、穿、用各方面都给这位夫人最好...

清远法师: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一、序言

清远法师: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一、序言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清远一、序言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证的实践真智精神,即佛陀的大觉悟。...

达真堪布:祈祷法王时于三轮做顶礼有什么含义?

达真堪布:祈祷法王时于三轮做顶礼有什么含义?

达真堪布:祈祷法王时于三轮做顶礼有什么含义? 问:早晚课念诵《法王祈祷文》时,上师在三轮处做礼拜的动作,我们跟上师一起做,如法吗?此时该如何观想?答:祈请上师法王如意宝时,应该做礼拜的动作,这是一种...

女儿成 “闺蜜”,我在学佛中驱散“原生家庭”的阴影

女儿成 “闺蜜”,我在学佛中驱散“原生家庭”的阴影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我的女儿确实变了。年仅十六岁的她有着一米六八高挑的身材,亭亭玉立;白皙俊俏的脸蛋颇有点明星脸的味道。虽然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却挡不住眼镜背后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再也看不...

星云法师:忏悔祈愿文

星云法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您发露忏悔:从无始以来,我身业所犯的杀盗淫妄,无数无量;我口业所犯的恶语两舌,无穷无尽;我意业所犯的贪瞋愚痴,无边无际。现在只有仰仗佛陀您威神加被,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