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13圆顿

“圆顿中至极圆顿”。释尊一代教化,华严宗把它分为五类,叫做五教。即小,始、终、顿、圆。

①小乘教说一灰身灭智的:涅 法。

②大乘始教。是大乘教的初步。不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法。

③终教。说真如缘起之理。开权显实,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但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

④顿教。是不立文字,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不论阶梯,但以顿彻理性为教。《华严玄谈》说:“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又说:“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即是说止教无言离念,合于禅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拈花这一脉,因达摩东来,盛传于我国。至于显示顿教之理,不独在不立文字的禅宗,在经典中也常透露。例如《圆觉经》“知是空花,即无轮转。”“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首楞严经》中的“狂心自歇,歇即菩提。”都显示不必安排,不须造作,直下便了,不历阶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顿法。

⑤圆教。是大乘中演说实法登峰造极之教,专接最上利根之人。圆是圆融自在,一切无碍之义。又。是圆满具足、福足、慧足、明足、行足、圆全俱足之义。

《华严》与《法华》都属圆教,宣说圆融具德的一乘法。

至于天台判教,分为藏、通、别、圆四教。

对于圆教亦称圆顿教。所云顿者,顿极与顿足之义。由于诸法圆融,所以于一法中,可以圆满一切法。一念开悟。就可顿时圆满佛果,所以称为圆顿。可见圆顿的法极端殊胜。

在《要解》中说,持名一法,是圆顿中最极圆顿。也即是说,持名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

藕益大师为我们开示了佛的知见。如果圆字还很难懂,再打个粗浅的比方,例如桌子凳子都可推倒,但是圆球推不倒,圆球无论怎样转动,它都是直立不倒。从这粗俗之例,可使我们初步体会,圆体是圆转自如,立处皆真。旋转是随缘,不倒是不变。众生轮转是随缘,佛性不增不减是不变,故随缘而不变,不变又随缘。从这个比方,我们或可粗明圆融自在之义。

可见我们的知见,若能契合圆宗,我们的见地也就圆融无碍,随处皆真。更应注意的是,大师开示了佛的知见,直指持名之法最极圆顿。我们如能真实信受,即是接受了佛的知见。也即是说如来果觉的知见,化入我们因地的初心。既然佛的果觉入我因心,故我因心顿含果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前生记忆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前生记忆

前生记忆两月女娃通晓八国语言 数度轮回谈来头头是道两个月女婴竟然通晓八国语言,计有拉丁文、英文、西班牙文、法文、保加利亚文、立陶宛文(位于波罗的海沿岸,苏联一共和国)、俄文,以及一种阿拉伯方言。此事...

索达吉堪布:是否只有佛菩萨的化身才容易即身开悟成就?

索达吉堪布:是否只有佛菩萨的化身才容易即身开悟成就?

索达吉堪布:是否只有佛菩萨的化身才容易即身开悟成就? 问:是否只有佛菩萨的化身才容易即身开悟成就,而普通人只能历经累劫修行? 索达吉堪布:已现前殊胜果位的释迦牟尼佛与文殊、观音等大乘菩萨及目犍连、...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七):中阴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七):中阴

《入法门论》科解(七):中阴阿王诺布帕母著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一、中阴种类:(一)生死中阴:出生至死亡之间------------------本有(二)梦境中阴:入睡至苏醒之间(三)妊娠中阴:入胎至出...

竺摩法师:业力不可思议

竺摩法师:业力不可思议

普通学佛的人,都知道说「佛法不可思议」这一句话,其实在众生方面说 ,佛法是不可思议,因佛法是佛的境界,不是众生的境界,所以在众生观察不到,自然是不可思议了。若在佛的方面说,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因佛法...

世界各大宗教关于素食的论证

世界各大宗教关于素食的论证

各宗教对素食的论证从最早有记载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素食被人类视为天然的饮食.早期的希腊、埃及、希伯来神话中都描写人类原来是吃水果的。许多伟大的希腊智者:如柏拉图、戴奥坚尼、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

索达吉堪布:命运是怎么来的

索达吉堪布:命运是怎么来的

刚才一位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在佛教认识里,就是业的呈现,《百业经》等经典中都说:业如同广大无边的网,覆盖整个世界。这张网比因特网大得多、也复杂得多,一般人无法想象,也无法通达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