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观经》真义: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之〈流通分〉,释尊不付嘱要门之法,而付嘱念佛之法,释尊自己废要门立弘愿而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体悟弥陀、释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世尊在《观经》付嘱阿难念佛这段文,善导大师解释的非常好: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世尊虽然说了定门十三观,说了散门三观,总共十六观,但是望阿弥陀佛的本愿,是希望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号,或者说望世尊说此《观经》的本意,是希望众生一向专称阿弥陀佛的佛名。善导大师讲出了世尊说《观经》的真义,也讲出了弥陀用名号要救度众生的真义,善导大师确实了不起,我们给善导大师鼓掌(掌声)。

《观经》到了流通分,世尊教导我们念佛,《四帖疏》善导大师也解释的很浅白:佛的本意就是希望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那你要怎么做知道了,就如理如法,每天精进的去做,就是念佛。一向专称就是念佛,很重要的知见观念。一向专称就是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后天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今年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年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后年也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处诸缘,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如果你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后天念南无大势至菩萨,大后天念南无药师佛,再来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再来念南无弥勒菩萨,再来念南无其他佛菩萨的名号,这样叫不叫一向专称?这样就不叫一向专称,因为你念了很多了。

一向,就是心只向一个地方。你要好好的专心读书,不要一边读书一边看电视,那这样心就二用,就不叫一心,就叫二心了。你要听经,就好好的专心听经,不要一下子听经,又一下子打手机,又一下子讲话,又一下子上厕所,又一下子做其他的事情,那这样叫三心二意。你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天天都念阿弥陀佛,这样你的心就向着阿弥陀佛,就没有三心二意。每天念不同的佛菩萨的圣号,那就是三心二意。不是其他佛菩萨的圣号不好,千万不要误会,这是在讲专修与杂修的道理。

当你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后天念南无大势至菩萨,大后天念南无药师佛,再来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再来念南无弥勒菩萨,一个礼拜临终了,你就不知道要念哪位佛菩萨了,为什么?因为你心乱了。多就会杂,杂就会乱。如果你今天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明天要求生东方琉璃世界,后天要求生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大后天要求生香积净土世界,第五天死了,你就不知道你要去哪一个世界。到底是东方琉璃世界比较好,还是西方极乐世界比较好,还是兜率内院净土世界比较好,还是香积净土世界比较好,心就会不一,不一散乱就会茫然。临终要死了,是身心受疾病折磨最严重的时候,你还能再分心吗?还能再三心二意吗?还能再茫然不知所措吗?不能了。不管你要去东方琉璃世界、还是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去兜率净土世界,你都要专一,一生你目标是要到药师佛的东方琉璃世界,那你就一生好好的专学药师法门,不要今天学药师法门,明天学净土法门,后天参禅,大后天学密,每天都换不同的法门修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修了三百六十五个法门,你能成就佛道,我实在很难相信,对不对?那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好好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的。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了不起的祖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样修学,我把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的道理告诉你,我讲的比较浅白,让不识字的老菩萨都能听懂,就是如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胡封翁:公门好修行

胡封翁:公门好修行

太守胡向山的父亲胡老太公,是金山县刑房役吏。为人处事很忠厚,凡收受贿赂作弊偏护之事,平生从来不作。 恰好金山县发生一起盗窃案,被盗人受伤而死。逮捕了首犯从犯三十多人。当时法律规定很严,凡抢劫偷盗伤人...

慈悲忍辱,天官赐福

慈悲忍辱,天官赐福

台州的彭矩,性情慈祥而且谦逊。他曾经跟另一个人,投宿在同一家旅馆。后来彭矩先回家,那个人遗失雨伞,以为彭矩拿走,便来到彭家怒骂。看见彭矩的表现好像很懦弱,就说:「我遗失衣裳,也要你赔!」彭矩照那个人...

不是只有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净土!?

不是只有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净土!?

链接:善导大师五正行之正行、助行、杂行,专称名号为正定业必定往生,杂修百中难得几个往生l善导大师: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下面引用善导大师对这段经文的说明,经文说得很简要,反而善导大师的解释说...

宽运法师:放光不是菩萨专利,你也可以

宽运法师:放光不是菩萨专利,你也可以

佛陀在世的僧团,一般叫做六和僧团。因为六和里头举行六和敬,这六和敬就是身和能够同住。口和就无诤,意和就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就是六和敬了以后,人们都能够非常的和合。一和合以后,因为教团...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第五十三回拜普贤菩萨善财经过弥勒楼阁的证悟,须臾之间,即到一百一十城以外的普门国苏摩那城。城门高大无比。善财立于城门,思维文殊师利童子。忽然一只巨手按在善财头顶上,善财顿然感到遍身清凉,心地舒畅无比...

名人读书故事:左宗棠智对曾国藩

名人读书故事:左宗棠智对曾国藩

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腹藏经纶,聪明绝顶。在他十岁时,有天傍晚随老师郊外散步,时见夕阳落山,晚霞成扇形射向天空,老师即景生情,出一上联道:夕阳光倒生。 .no-mobile{display: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