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七)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为三种祭祀.十六祀具。供养众僧使不断绝。及为招提僧起僧房堂阁。不如起欢喜心。口自发言。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此福最胜。

又问。齐此三归。得大果报耶。复有胜者。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以欢喜心受.行五戒。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此福最胜。

又问。齐此三祀。至于五戒。得大果报耶。复有胜者。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能以慈心念一切众生。如构牛乳顷。其福最胜。

又问。齐此三祀。至于慈心。得大果报耶。复有胜者。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有人于佛法中出家修道。众德悉备。乃至具足三明。灭诸痴冥。具足慧明。所以者何。以不放逸.乐闲静故。此福最胜。

究罗檀头又白佛言。瞿昙。我为祭祀。具诸牛羊各五百头。今尽放舍。任其自游随逐水草。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以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时受我请。尔时。世尊默然受之。

时。婆罗门见佛默然受请已。即起礼佛。绕三匝而去。还家供办种种肴膳。明日时到。尔时。世尊着衣持钵。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婆罗门舍。就座而坐。时婆罗门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佛为婆罗门而作颂曰。

祭祀火为上讽诵诗为上

人中王为上众流海为上

星中月为上光明日为上

上下及四方诸有所生物

天及世间人唯佛为最上

欲求大福者当供养三宝

尔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即取一小座于佛前坐。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上漏为碍。出要为上。分布显示诸清净行。尔时。世尊观彼婆罗门志意柔软。阴盖轻微。易可调伏。如诸佛常法。为说苦谛。分别显示。说集圣谛.集灭圣谛.出要圣谛。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犹如净洁白叠。易为受染。檀头婆罗门亦复如是。见法得法。获果定住。不由他信。得无所畏。而白佛言。我今重再三归依佛.法.圣众。愿佛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重白佛言。唯愿世尊更受我七日请。尔时。世尊默然受之。时。婆罗门即于七日中。手自斟酌。供佛及僧。过七日已。世尊游行人间。

佛去未久。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得病命终。时。众多比丘闻究罗檀头供养佛七日。佛去未久。得病命终。即自念言。彼人命终。当何所趣。时。诸比丘诣世尊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彼究罗檀头今者命终。当生何所。

佛告诸比丘。彼人净修梵行。法法成就。亦不于法有所触娆。以断五下分结。于彼现般涅槃。不来此世。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护生故事:听经的老鼠

佛教故事:护生故事:听经的老鼠

听经的老鼠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作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师朝梁上看说:老...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集) 尊敬的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无量寿经》第六品,请看愿文的第三十五、三十六愿,我们先来读一下: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问: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请问如何把这句话落实在待人处世中一切时、一切处? 答:你要读《华严经》五十叁参,学习善财童子不见世间过,要明白看到别人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别人没有...

达真堪布:每天念佛,往生迷糊怎么办

达真堪布:每天念佛,往生迷糊怎么办

达真堪布:每天念佛,往生迷糊怎么办问:我每天都在念佛,但是往生的时候迷糊了怎么办?达真堪布答:若是你每天都在念,到往生的时候能迷糊吗?不会迷糊的。到往生的时候若是迷糊了,肯定没有每天都念,没有用心念...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慧眼观六道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观看这娑婆世界里六道众生的情形,想要了解众生的根机,以及度化的因缘。天人们住在黄金、玛瑙等七宝建构而成的宫殿中,终日游...

索达吉堪布在南京大学博士论坛的精彩答问

索达吉堪布在南京大学博士论坛的精彩答问

索达吉堪布在南京大学博士论坛的精彩答问『2011年3月14日晚上』(一)问:我是辽宁北方一所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今天想问您一个问题:在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怎样才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