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护国之三经

【导读】希望大众能重视这三部非常殊胜的大乘经典,同时也希望能深入理解大乘佛教的护国思想,更深的理解菩萨道精神的现实关怀和实践,更希望通过这一专题,让更多人从佛教思想中汲取热爱国土、关怀社会的精神能量。

在佛教中,护法与护国是很重要的概念。从世间的层面讲,就是修持佛法、守护国家;从超世角度讲,就是成就圣果,功德加持,超世是世俗的目标,超世统摄世间。从内外关系讲,护法是护持内在的信心与修行,护国是护持外在的国土与众生,内护与外护互为因缘,内护统摄外护。这样,就可以理解佛教的护国理念及其传统,也能理解佛教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为什么普遍受到政府的支持。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从佛法不可思议力量的角度讲,也可以称为护国佑民,因此,佛教的弘扬,对国土的安宁和民众的幸福有很大的裨益。一切大乘经典,都具备护佑国土民众的殊胜功德。其中,《金光明最胜王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被称为护国三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此经为经中之王,在开阐如来秘密心髓、忏悔业障、积聚福德资粮以及弘扬佛法、护国利民等方面具有无比殊胜的功德,诵持此经,能灭众生无边苦恼,可获得四天王护持国境一切安乐。

经中说:

金光明妙法,最胜诸经王。

甚深难得闻,诸佛之境界。

我当为大众,宣说如是经。

并四方四佛,威神共加护。

我复演妙法,吉祥忏中胜。

能灭一切罪,净除诸恶业。

及消众苦患,常与无量乐。

一切智根本,诸功德庄严。

可知,此经为最殊胜的经中之王,宣说佛的境界,会受到五方佛的加持。经中所说的金光明忏在一切吉祥的忏法中也很殊胜,能灭罪除恶,消苦与乐,是一切智的根本,为诸功德所庄严。

若人遇到灾难、折财,眷属分散,噩梦、忧愁,众苦所逼的状态,如能澡浴、着鲜洁衣,专注读诵受持此经。

由此经威力,能离诸灾横。

及余众苦难,无不皆除灭。

护世四王众,及大臣眷属。

无量诸药叉,一心皆拥卫。

不但能离灾灭苦,并能得到护世四大天王及其大臣眷属、药叉、龙王的拥护,并受到菩萨的加持,鬼神的敬畏。

关于此经的护国威力及受持功德,经中更是反复阐述,备极详明。

《金光明最胜王经》有在汉传、藏传佛教中都很受重视,汉文有三种译本,吉藏、智者、慧沼、慧远等大师均有疏释文句等。元顺帝时,萨迦派高僧喜饶森格依先皇太后旨意将其译成蒙文,名《阿拉坦格日勒》,在蒙古族地区的寺庙及雍和宫等,迄今有持诵及请僧众诵经祈福的传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为影响最广的护国经典,此经是以佛陀为印度波斯匿王等十六大国国王开示如何守护佛果、修持十地善行,及守护国土的因缘,而讲说受持读诵此经可息灾得福,使一切世间有情安稳康乐。

经中说(不空三藏译本):佛告波斯匿王,我灭度后,法欲灭时,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诸国王等,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土,即当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皆得安乐。我以是经,付诸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解说。

读诵受持解说此经,能灭种种灾难,并有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各与四俱脂菩萨往护其国。

《仁王般若经》有后秦三藏鸠摩罗什与唐代三藏不空两种译本,不空三藏还撰有仁王经念诵仪轨。在遇到战乱或自然灾害时,常常有佛门大德讲说倡诵此经,也有很多感应故事的记载。

《妙法莲华经》为非常重要的大乘经典,为天台宗的立宗经典,法华经会归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究竟为一佛乘,因此称为成佛的法华。

法华经宣说成就佛果的因缘,因此功德无比超胜,不可思议,读诵受持能得殊胜加持,对国土康宁、众生福祉都有莫大的利益,也因此,持诵法华经是中国以及日韩佛教的重要传统。关于法华持诵的感应故事,也是多有记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揭秘如何食用五谷杂粮最养生

揭秘如何食用五谷杂粮最养生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一、大豆重养肾大...

星光“义工”创立的“陀罗尼针”消五业立竿见影

星光“义工”创立的“陀罗尼针”消五业立竿见影

药师坛城文化集团创始人星光“义工”(邱天道研究员)倡导的“药师禅健康疗法”认为,所有疾病的发生皆是业力所致,具体的说是“五业”:即共业、意业、身业、口业、怪业。病的成因有三种:内因、外因和怪因。外...

索达吉堪布:转世轮回有充分依据,不存在的依据绝对找不到

索达吉堪布:转世轮回有充分依据,不存在的依据绝对找不到

索达吉堪布:转世轮回有充分依据,不存在的依据绝对找不到 文:索达吉堪布 问: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答:是否相信轮回,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因缘。现在有不少关于前后世的书籍,如果多看这类书籍,也会逐渐接受...

佛门养生十大秘诀 说说高僧大德长寿那些事

佛门养生十大秘诀 说说高僧大德长寿那些事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大多居住在山林里。那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对长寿有特殊的功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秦始皇为了能使江...

星云大师:第十三节 车匿和犍陟

星云大师:第十三节 车匿和犍陟

第十三节 车匿和犍陟黑黝黝的夜,终于过去了,光明的世界,又出现在眼前。太子走到一座大山之下,他打听山麓森林之中,有一个跋伽仙人在修苦行。这一座高大的山上,树林间有很多鸣禽在咻咻的歌唱;山涧的溪水,在...

《楞严经》卷二

《楞严经》卷二

楞严经卷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时。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