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法持《净土圣贤录》

法持,姓张,润州江宁人。幼出家,年十三,谒黄梅忍禅师,蒙示法要,领解幽玄。后事方禅师,为入室弟子。已而专修净业。长安二年九月五日,终于金陵延祚寺。临终,遗命露尸松林之下,施与乌鸢蝼蚁,使食吾血肉者,起净土因。言已瞑目。寺僧见神幡数首,从西而来,幡出异光,以烛其室。年六十八。(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法持,姓张,润州江宁人。幼出家,年十三,谒黄梅忍禅师,蒙示法要,领解幽玄。后事方禅师,为入室弟子。已而专修净业。长安二年九月五日,终于金陵延祚寺。临终,遗命露尸松林之下,施与乌鸢蝼蚁,使食吾血肉者,起净土因。言已瞑目。寺僧见神幡数首,从西而来,幡出异光,以烛其室。年六十八。(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曾在一些朋友的家里办公室里看到“知足常乐”的横幅,聊天中或多或少会谈及它。有的会介绍这幅字是何人所书,名气如何,书法的风格,价值几何等等;有的会深入谈到他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也会郑重或感慨万千地宣称其...
索达吉堪布:魔是什么问:很多论典中经常说“魔障”或某某人“着魔”了,究竟什么是“魔”呀?索达吉堪布答:《大智度论》云:能夺命者是名为魔。命有两种,一是身命、二是慧命。而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能夺...
第四十四节 欲食半饼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嗔恚,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译文:多吃了六个饼子有个人...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高振农佛教文化,含义甚广,举凡翻译过来的经典和中国僧人自己撰写的佛学着述,佛教建筑,佛像雕塑,佛教绘画,佛教音乐,甚至佛教仪式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佛教文化。但是,我在这里...
途中珍重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里去?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归宗禅师慈悲关怀道: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个阶段,显示生命的过去、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