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猫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入西南角。国王便遣人寻觅方才金猫行经的地方,结果挖到一只铜的瓮,瓮的大小约有三斛,而且瓮中盛满了金钱。继续往深处挖掘,又得到了另外两个瓮,容量各是三斛,也装满了金钱。再逐渐往旁边挖掘,又得一瓮……如此不断地探挖,发现方圆五里之内,尽皆是盛满金钱的铜瓮。

  恶生王对此现象深感惊异,立刻前往迦延尊者的住所,向尊者禀告得到金钱的经过,并向尊者请示:「如果我把刚才所取得的钱财拿来运用的话,是否会在我及国人身上发生凶患灾厄之事?」

  尊者回答:「这是国王宿世种善因所感得的福报,你可以好好运用这些钱财,不会有什麽祸事发生的。」恶生王继续请示:「请问尊者,过去的因缘如何呢?」尊者回答:「大王!谛听!过去九十一劫婆尸佛教法尚在世的期间,曾有众多比丘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安置高广大座,并在高座上放置一个钵,说道:『将钱财供养于此坚牢的钵内,就好比把钱财放入坚牢的仓库之中,纵使遇到洪水也不会漂溺,即使在大火中也不能烧尽,乃至于国王也不能强取豪夺、盗贼也无法盗取,世间上没有人能把钵中的钱财取出。』

  这时,有一位贫困的穷人,刚因卖柴得到了三钱,听到比丘们所说的话,顿生欢喜之心,至诚恳切地把三钱投入钵中,并诚心发愿。在步行返家的五里途中,步步皆充满欢喜之心;更在抵达家门时,面向刚才劝化之处,再度至心发愿回向,然后才进入家中。」

  尊者对恶生王说:「当时的穷人就是国王,由于过去布施三钱的因缘,世世投生于尊贵人家,经常得到装满金钱的瓮;又因返家五里之中步步欢喜,故常于五里之内得获如此丰富的财宝。」恶生王闻说过去的因缘后,向尊者顶礼,欢喜而去。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九》

  省思: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一切的善恶果报丝毫不爽,因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莫轻小善,以为无福,经云:「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每一分福田都应善加把握,发良善的心犹如播好的种;若于三宝最胜福田中耕耘,就如同在良田中施肥、灌溉,所收成的果报必定不可思议。(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江慎修居士选录》:善因续命俞一郎,放生救物延寿

《江慎修居士选录》:善因续命俞一郎,放生救物延寿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3、善因续命俞一郎 (原文)  荆南俞一郎,专好放生及塑佛。病死,见道上禽兽群迎之。又僧千余,引至一殿,王者命二判官检簿中善业。判官云:此人有赎救物命之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有个开罗人,一天到晚想发财。有一夜,他梦见从水里冒出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一张嘴,吐出一个金币,并且对开罗人说:“你想发财吗?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你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金币。”说完就不见...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公案  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佛经里的故事:杀害动物不得善终

佛经里的故事:杀害动物不得善终

  《法句譬喻经》上记载:从前佛陀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财富多得难计数,可是只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二十岁时就结了婚。结婚不到七天,因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