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猫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入西南角。国王便遣人寻觅方才金猫行经的地方,结果挖到一只铜的瓮,瓮的大小约有三斛,而且瓮中盛满了金钱。继续往深处挖掘,又得到了另外两个瓮,容量各是三斛,也装满了金钱。再逐渐往旁边挖掘,又得一瓮……如此不断地探挖,发现方圆五里之内,尽皆是盛满金钱的铜瓮。

  恶生王对此现象深感惊异,立刻前往迦延尊者的住所,向尊者禀告得到金钱的经过,并向尊者请示:「如果我把刚才所取得的钱财拿来运用的话,是否会在我及国人身上发生凶患灾厄之事?」

  尊者回答:「这是国王宿世种善因所感得的福报,你可以好好运用这些钱财,不会有什麽祸事发生的。」恶生王继续请示:「请问尊者,过去的因缘如何呢?」尊者回答:「大王!谛听!过去九十一劫婆尸佛教法尚在世的期间,曾有众多比丘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安置高广大座,并在高座上放置一个钵,说道:『将钱财供养于此坚牢的钵内,就好比把钱财放入坚牢的仓库之中,纵使遇到洪水也不会漂溺,即使在大火中也不能烧尽,乃至于国王也不能强取豪夺、盗贼也无法盗取,世间上没有人能把钵中的钱财取出。』

  这时,有一位贫困的穷人,刚因卖柴得到了三钱,听到比丘们所说的话,顿生欢喜之心,至诚恳切地把三钱投入钵中,并诚心发愿。在步行返家的五里途中,步步皆充满欢喜之心;更在抵达家门时,面向刚才劝化之处,再度至心发愿回向,然后才进入家中。」

  尊者对恶生王说:「当时的穷人就是国王,由于过去布施三钱的因缘,世世投生于尊贵人家,经常得到装满金钱的瓮;又因返家五里之中步步欢喜,故常于五里之内得获如此丰富的财宝。」恶生王闻说过去的因缘后,向尊者顶礼,欢喜而去。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九》

  省思: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一切的善恶果报丝毫不爽,因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莫轻小善,以为无福,经云:「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每一分福田都应善加把握,发良善的心犹如播好的种;若于三宝最胜福田中耕耘,就如同在良田中施肥、灌溉,所收成的果报必定不可思议。(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译文:  从前有位国王,设立了一条教法:凡是婆罗门等教徒居住在我国内必须将身体洗净,若不洗净,则驱使他做种种苦役。有位婆罗门空提着澡罐,谎说洗净了。别人替他注了水,他随即就泻弃掉,说:「我不洗...

确保你未来成为富有的美女之妙招

确保你未来成为富有的美女之妙招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夫人地位尊贵,但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  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

《百喻经卷下》:86、父取儿耳珰喻

《百喻经卷下》:86、父取儿耳珰喻

  【译文】  从前有父子二人因事同行,拦路抢劫的强盗突然出现了,想来夺取他们的财物。儿子耳中戴着真金耳环,父亲见强盗飙忽而来,怕失了耳环,就用手去牵拉它,耳朵一时拉断不了。为了耳环的缘故,就斩下...

莲池大师赞叹:不可思议!站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姚婆

莲池大师赞叹:不可思议!站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姚婆

  姚老太是唐朝上觉(今山西长治县)人,她和范老太是好友,交情深厚。范老太劝导姚老太念阿弥陀佛,姚老太听了好友的劝导,立刻就欢喜信受,她把家中的事务安顿好,一切放下,专心精进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

《江慎修居士选录》:体物全爱张从善放生救物延寿

《江慎修居士选录》:体物全爱张从善放生救物延寿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4、体物全爱张从善  张从善年十五,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