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有一次,佛陀来到一个小镇说法,有位富翁也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虔诚地聆听佛陀宣说人生的真理;听完之后,他便向佛陀请示:「听了您的教诲,知道心要时时保持平静,最近我正为了家产而烦恼,使我一刻也不得安宁;我知道心不平静的根源是因为有烦恼,但是要如何去除烦恼呢?」

  佛陀问:「为什么家产会让你如此烦恼?」富翁说:「因为我年老了,却不知要如何放下财产和事业?」佛陀问:「你有儿子吗?」「有啊!都已经成家了。」佛陀说:「既然儿子长大了,为什么不让儿子继承产业呢?」

  富翁说:「我的儿子从来也没有料理过家务,更没有帮我经营过事业,他什么都不会呀!」佛陀说:「每一种技艺、学问都是学习而得的。你的儿子既然长大了,应该可以好好将你的人生经历教授给他。」富翁又说:「我要教他,但是他却没有意愿要学。」佛陀说:「你能『放下』,自然就有人接。人生无常,生命只在呼吸间,当最后的一天来临时,即使放不下所有的一切,但是又真正能带走什么?」

  富翁听了,仍然犹豫不决。佛陀又举了一则譬喻:「人生的欲念有如一把干草,点火之后,你拿着这支火把逆风而行,火愈烧愈大,很快就会烧到手掌心,若不放手就会烧到手腕,再不放就会烧到身上。」富翁此时才真正体会了佛陀的教诲,放下了心中的烦恼。

  我们也要淡泊知足,不要有不舍之心。因为生命在呼吸间,如不及时反省、看开,放下欲念,这对我们的心念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人的言行举止总是在一念心,我们要时时抱持一分平静、淡泊的心,不贪名利、不求权势,自然内心就会很平静,且能守在本分事上,尽己所能贡献于社会。(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8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8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8、顶宝承受诸苦难  久远之前,有一城市名为夏嘎巴,行持佛法之国王叫金顶。当时释迦牟尼佛入于金顶王妃胎中,当...

“抓贼”的故事

“抓贼”的故事

  英语词组“Stop thief”是抓贼的意思,很有意思的是, 这两个单词分开来则是“停下来”与“贼”。中国人抓贼是发现贼以后,把贼抓起来打一顿,好听点叫教育一顿。自己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不知道...

海涛法师:上天帮忙请客

海涛法师:上天帮忙请客

  在佛陀时代,有个叫做「罗阅城」的地方,有一天罗阅城里聚集了许多人,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众的事。  此时,有一苦人名叫鸡头,贫穷无钱,也跟着挤在人群中听大家会议,众人见他贫穷寒...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谈命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谈命

  金山活佛谈命(乐观法师著)  世上有许多人,是欢喜看相算命的玩意,尤其我们中国女人,更迷信这一套,往往有些极悭吝一毛不拔的女人,可是,她在算命先生身上那是不惜花费的,她们的心里,不计大事小事都...

佛陀的开示:做何种坏事就会受到何种报应

佛陀的开示:做何种坏事就会受到何种报应

  从前,有一个信奉佛法的人。他相信菩萨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烦忧,才来到世上的。  一天,他向释迦牟尼佛问道:「尊敬的佛陀!有一种在地狱中受罪的人,被鬼卒从头到脚一一锉斩、捣得粉碎。等到他死去后,...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出现了一个名叫“毗沙”的恶鬼,极为凶猛残暴,杀害了无数人民,他每天残杀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