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贼”的故事

  英语词组“Stop thief”是抓贼的意思,很有意思的是, 这两个单词分开来则是“停下来”与“贼”。中国人抓贼是发现贼以后,把贼抓起来打一顿,好听点叫教育一顿。自己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不知道他们抓贼的确切过程,只是从字面上来了解,好像是停下来别偷就可以了。

  我们做功夫也是“抓贼”,因为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比喻为“六贼”。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做功夫中的“抓贼”更接近于国外的“停下来贼”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做功夫的时候,发现贼后只是“看”,不去理它,既不用让它“停下来”,更不能去“抓”它,“看”一会儿,“贼”自己就“停下来”或者说是过去了。

  记得梁山缘观禅师座下,有个园头是个开悟的人。有人要他露个消息,找梁山缘观禅师印证一下。园头找到梁山缘观禅师, 便有了如下惊人的对话:

  园头问:“家贼难防时如何?”

  梁山说:“识得不为冤。”

  园头说:“识得后如何?”

  梁山说:“贬向无生国里!”

  …………

  这部分公案写下了这两位已经开悟的人的“抓贼”过程,他们对“贼”的处理方式,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家贼难防时如何?”(看公案的时候不要被祖师表面化的字眼迷惑,家贼就是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贼。)这句话实际上是园头问梁山缘观禅师,六根妄念纷飞、不可收拾的时候,怎么对付?

  梁山缘观禅师说:“识得不为冤。”意思是,你既已知道(贼)妄念纷飞,不必睬它,任它自生自灭,不跟它跑。 跟它跑是流浪;压制它是“搬石头压草”,都不行。跟它跑、压制它,都是用的冤枉功夫,认识清楚,不跟它跑,就不冤枉了。所以我们常常说用功就要——他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任何的对治都是添加一个妄想。

  园头说:“识得后如何?”认识清楚了,怎么处理这妄念啊?

  梁山缘观禅师说:“贬向无生国里!”本来无生,有就是没有,不睬它就是了,久久妄念(贼)自然不起,这就是贬向无生国里。

  这里两位禅师处理“贼”的方式就很明确,发现了“贼”后,既不让它“停下来”,更不去“抓”它,“看”一会儿,“贼”自己就“停下来”,或者说是过去了。我感觉好玩的是,这个处理方式更接近“停下来贼”的意思,难道西方人更会用功?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朋友,身处扰扰红尘中的你,当不堪重压、心生烦恼、意志消沉时,不妨放慢脚步,歇下尘劳,携一本《愿力的奇迹》,和佛陀一起赏这枝心灵之花!

  本文摘自《禅》刊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4、婆罗门子智慧抉择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4、婆罗门子智慧抉择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苦读《楞严》豁然开朗入奇境

苦读《楞严》豁然开朗入奇境

  编者按:近代高僧倓虚法师,与虚云法师、太虚法师合称为中国近代佛教界的“三虚”。《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私下记录而成,记录倓虚法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倓虚法师...

海涛法师:寒山拾得问答

海涛法师:寒山拾得问答

  有一日寒山禅师问拾得禅师一个问题,说:  “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样做才好呢?”  拾得禅师回答他:  “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生活》,原标题为“快活烈汉”,主人公是宋代性空妙普禅师。性空禅师除去文中这段惊人经历,另有一桩神奇事迹:禅师晚年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人坐在盆中...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文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卒年九十二。(《纪事本末》)  文彦博 宋朝 介休(今山西省 介休县)人,字宽夫,仁宗时进士,...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70、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