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贼”的故事

  英语词组“Stop thief”是抓贼的意思,很有意思的是, 这两个单词分开来则是“停下来”与“贼”。中国人抓贼是发现贼以后,把贼抓起来打一顿,好听点叫教育一顿。自己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不知道他们抓贼的确切过程,只是从字面上来了解,好像是停下来别偷就可以了。

  我们做功夫也是“抓贼”,因为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比喻为“六贼”。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做功夫中的“抓贼”更接近于国外的“停下来贼”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做功夫的时候,发现贼后只是“看”,不去理它,既不用让它“停下来”,更不能去“抓”它,“看”一会儿,“贼”自己就“停下来”或者说是过去了。

  记得梁山缘观禅师座下,有个园头是个开悟的人。有人要他露个消息,找梁山缘观禅师印证一下。园头找到梁山缘观禅师, 便有了如下惊人的对话:

  园头问:“家贼难防时如何?”

  梁山说:“识得不为冤。”

  园头说:“识得后如何?”

  梁山说:“贬向无生国里!”

  …………

  这部分公案写下了这两位已经开悟的人的“抓贼”过程,他们对“贼”的处理方式,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家贼难防时如何?”(看公案的时候不要被祖师表面化的字眼迷惑,家贼就是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贼。)这句话实际上是园头问梁山缘观禅师,六根妄念纷飞、不可收拾的时候,怎么对付?

  梁山缘观禅师说:“识得不为冤。”意思是,你既已知道(贼)妄念纷飞,不必睬它,任它自生自灭,不跟它跑。 跟它跑是流浪;压制它是“搬石头压草”,都不行。跟它跑、压制它,都是用的冤枉功夫,认识清楚,不跟它跑,就不冤枉了。所以我们常常说用功就要——他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任何的对治都是添加一个妄想。

  园头说:“识得后如何?”认识清楚了,怎么处理这妄念啊?

  梁山缘观禅师说:“贬向无生国里!”本来无生,有就是没有,不睬它就是了,久久妄念(贼)自然不起,这就是贬向无生国里。

  这里两位禅师处理“贼”的方式就很明确,发现了“贼”后,既不让它“停下来”,更不去“抓”它,“看”一会儿,“贼”自己就“停下来”,或者说是过去了。我感觉好玩的是,这个处理方式更接近“停下来贼”的意思,难道西方人更会用功?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朋友,身处扰扰红尘中的你,当不堪重压、心生烦恼、意志消沉时,不妨放慢脚步,歇下尘劳,携一本《愿力的奇迹》,和佛陀一起赏这枝心灵之花!

  本文摘自《禅》刊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法真实不虚 我的真实经历

佛法真实不虚 我的真实经历

感谢南无观世音菩萨,感谢大愿地藏王菩萨,感谢本师释迦摩尼佛,也感谢学佛网这个平台!因为手淫和意淫,我得了精神病,无法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成绩也一落千丈。高考我考的分...

《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译文:  从前有位国王,设立了一条教法:凡是婆罗门等教徒居住在我国内必须将身体洗净,若不洗净,则驱使他做种种苦役。有位婆罗门空提着澡罐,谎说洗净了。别人替他注了水,他随即就泻弃掉,说:「我不洗...

传喜法师:受持戒律 实践佛法

传喜法师:受持戒律 实践佛法

受持戒律 实践佛法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学佛的,除了来烧香拜佛,我们还要念经。每念经的时候都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难遭遇”我们又得到了。得...

《百喻经卷下》:98.小儿得大龟喻

《百喻经卷下》:98.小儿得大龟喻

  【译文】  从前有个小孩,在地上玩时,捉到了一只大乌龟,准备杀掉它,却又不知怎么杀,就问别人:“怎么才能杀掉它呢?”有人告诉他:“你只要把乌龟丢入水中,马上就可以杀掉。”小孩相信了这话,便把乌...

陈沛然博士: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陈沛然博士: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第268期明觉 文: 陈沛然博士 1. 自主原则; 2. 公平原则; 3. 上进平等原则; 4. 承担精神;5. 生命的连贯性; 6....

《百业经》:(99)莲花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百业经》:(99)莲花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