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扬曹洞宗风。

  宋徽宗崇宁三年,皇帝下诏请道楷禅师住持东京净因寺。

  大观元年,道楷禅师又移住天宁寺,这时在僧俗两众中已有崇高声誉。

  开封府尹李孝寿上奏朝廷说,道楷禅师“道行卓冠丛林,宜有褒显”,于是徽宗皇帝赏赐紫方袍及“定照禅师”称号。

  内臣将敕命送达道楷禅师处,道楷禅师谢恩之后,又向内臣陈述个人志愿:“出家时尝有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用资九族,苟渝愿心,当弃身命,父母以此听许。今若不守本志,窃冒宠光,则佛法、亲盟背矣。”然后上表请辞,不肯接受皇帝赏赐。

  徽宗皇帝不仅不接受道楷禅师的请辞,反而再一次降旨给开封府尹,让他强令道楷禅师接受赏赐、封号。

  道楷禅师依然如故,立场坚定,不肯接受赏赐,终于惹得徽宗皇帝大发雷霆,下令以抗旨不遵之罪将道楷禅师收监。

  官员知道禅师道心坚定,并非刻意触怒皇帝,有意要为禅师开脱,在审理案件时故意问他:“长老大概生病了吧?”

  道楷禅师却坦然回答道:“我没生病。”

  官员只好又道:“怎么没病,长老身形枯瘦憔悴,肯定是得病了!只要承认有病,就可以免去刑罚呢!”

  道楷禅师坚持立场:“我以前生过病,最近确实没病,怎么可以诈称有病侥幸求免罪责?”

  官员听后叹息不已,实在没辙,只好如实判罚,将道楷禅师发配到山东淄州。

  开封道俗看到禅师蒙受如此委屈,无不痛哭流涕,而道楷禅师却神态自若,坦然戴上刑具,就像修行一样,悠哉悠哉前往淄州。

  道楷禅师到了淄州之后,租了一间小屋,慕名而来亲近禅师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一年之后,皇帝下令取消对道楷的处罚,让他自由选择去处。于是道楷禅师就在芙蓉湖畔建立道场,继续弘传佛法,大扬宗风。

  当我们形容某人修道境界高深时,常说他们心境如如不动、定力非凡。道楷禅师正是最佳楷模,他以无上定力,做到既不被世间名利所左右,也不为朝廷权势所屈服,真正是“不慕紫衣不避刑”,因此深受道俗两众的景仰与敬服。

  明代莲池大师编《缁门崇行录》,就将道楷禅师这则故事收入,并赞叹说:“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曰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荣名及身而能坚辞,已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因坚辞而受刑罚,受刑罚而不以欺诈求免,不能不说是难中之难了。忠良传中怎可以没有这一则的记载呢?因此录下来作为当世僧众的楷模!)”(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释迦牟尼佛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附近住着一位大富长者,刚为二十岁的独生儿子办完婚事。可是,结婚不到七天,儿子为了给新娘摘花,爬到很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失去了性命,全家人为此伤心哭泣。 ...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放生免患:26.赤蛇识盗方太夫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26.赤蛇识盗方太夫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26.赤...

放生愈疾:14.钱尽病瘳叶洪五《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愈疾:14.钱尽病瘳叶洪五《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4.钱尽病瘳叶洪五  钱塘叶洪五...

佛教故事:觉悟不能代替

佛教故事: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  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问起...

“不杀生”死后可生天道?

“不杀生”死后可生天道?

  在释迦牟尼佛未成佛道的多生以前,曾有一次,转生为一条力大无穷的毒龙。  它有一个庞大的身躯,一双可怕的大眼晴,假如有人惹它,它会用那双毒眼把人瞪死。身体强壮的,即使不被瞪死,只要它嘘一口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