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他时,年轻比丘告诉他们:‘因为我的欲爱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才忧愁生病。’众人纷纷规劝他,但他就是听不进去,于是大家强行将他带到佛陀面前,禀告佛陀事情的原委。

  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不用忧愁,我会达成你的心愿。’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十分高兴,马上就痊愈了。佛陀带领年轻比丘和众人进城,来到这位女子家中,才发现她已经死亡。家属悲恸号哭,不忍心将她埋葬,所以尸体放了三天,不但肿胀发臭,还流出种种秽物的东西。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你贪恋的美貌女子,现在已变成这个模样了。其实万事万物皆无常,于呼吸间不断地变化。愚痴之人看不见丑恶的内在,不仅迷恋外表而造作恶业,还当成是快乐的事。’于是佛陀说了一段偈语:

  ‘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

  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

  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

  年轻比丘看着死去的女子,脸孔肿胀、身体恶臭,令人难以靠近;又听闻佛陀教诲的偈语,体悟到沉迷于爱欲是错误的,于是向佛陀顶礼忏悔。他回到精舍后用功修行,精进不懈,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一同到女子家的所有大众,看见死后的色身污秽不堪,也深信无常的道理,因此止息贪欲而成道证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无常经》云:‘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色身是生灭变幻的假象,不论外表如何美好,皮肉下还是包裹着脏器及分泌物等污秽不净的东西。当老、病来临,色身就开始败坏;一旦死亡,身体立即腐烂,归于尘土。贪爱无常的色身,不是很愚痴吗?不仅色身,天地万物皆无法长存,因此不应为了欲望而起惑造业,枉受苦果。唯一能超越无常的,是人人本具的清净心。精进修行去除垢染,找回这念真心,生命才能无穷无尽。(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2、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2、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为富不仁的果报

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于静处思惟:‘世界上很少人能拥有名利权势后而不骄奢浪费,并且能够知足节欲,保持廉洁,不伤害、恼怒别人。绝大多数的人获得显赫的权势后,都不免骄奢...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六回拜贤胜优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六回拜贤胜优婆夷

  参贤胜优婆夷自心开解  利乐众生六根智性功德  普遍显现出生智慧光明  证得无所依处道场法门  善财来到摩竭提国婆旦那城,入得城来,见一个清凈庄严的住所。虽在城内,而听不到喧哗声。宅后一片广大...

一个奇上加奇的真实故事!

一个奇上加奇的真实故事!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吕玉,老二吕宝,老三吕珍。吕玉家的儿子叫喜儿,六岁那一年,喜儿跟邻舍家孩子去看庙会,结果一去不回,吕玉与妻子王氏一连找了数日都不见踪影。 ...

地藏王菩萨伸手出来:只要一念这个“佛”字,那么罪业就没有了

地藏王菩萨伸手出来:只要一念这个“佛”字,那么罪业就没有了

  在南宋的时候,有一个宰相名秦桧;这个秦桧本来也有一点善根,所以今生很聪明的,并且在当时的考试,得到第一名,中了状元。  但是他做官之后,妒贤忌能,就造了很多罪业;尤其是对于岳飞——岳武穆,他把...

四位高僧惜福的事迹

四位高僧惜福的事迹

  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是前一生修下的善业,招感到今生的乐果,享受福报。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的把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