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他时,年轻比丘告诉他们:‘因为我的欲爱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才忧愁生病。’众人纷纷规劝他,但他就是听不进去,于是大家强行将他带到佛陀面前,禀告佛陀事情的原委。

  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不用忧愁,我会达成你的心愿。’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十分高兴,马上就痊愈了。佛陀带领年轻比丘和众人进城,来到这位女子家中,才发现她已经死亡。家属悲恸号哭,不忍心将她埋葬,所以尸体放了三天,不但肿胀发臭,还流出种种秽物的东西。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你贪恋的美貌女子,现在已变成这个模样了。其实万事万物皆无常,于呼吸间不断地变化。愚痴之人看不见丑恶的内在,不仅迷恋外表而造作恶业,还当成是快乐的事。’于是佛陀说了一段偈语:

  ‘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

  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

  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

  年轻比丘看着死去的女子,脸孔肿胀、身体恶臭,令人难以靠近;又听闻佛陀教诲的偈语,体悟到沉迷于爱欲是错误的,于是向佛陀顶礼忏悔。他回到精舍后用功修行,精进不懈,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一同到女子家的所有大众,看见死后的色身污秽不堪,也深信无常的道理,因此止息贪欲而成道证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无常经》云:‘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色身是生灭变幻的假象,不论外表如何美好,皮肉下还是包裹着脏器及分泌物等污秽不净的东西。当老、病来临,色身就开始败坏;一旦死亡,身体立即腐烂,归于尘土。贪爱无常的色身,不是很愚痴吗?不仅色身,天地万物皆无法长存,因此不应为了欲望而起惑造业,枉受苦果。唯一能超越无常的,是人人本具的清净心。精进修行去除垢染,找回这念真心,生命才能无穷无尽。(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人身难得:哥俩一证罗汉果   一转世为牛!

人身难得:哥俩一证罗汉果 一转世为牛!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亲为憾!  随着时间的迁流,兄弟二人的意志兴趣大为差异。哥哥好道义,弟弟爱家财,好道义的时常施舍,所以家财日渐损减;而爱财的,施展手腕,作种种...

摄大乘论  卷下--玄奘

摄大乘论 卷下--玄奘

《摄大乘论》卷下 彼修差别分第六 玄奘(译)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由菩萨十地。何等为十。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

最快乐的行持

最快乐的行持

  有一天,以舍利弗为首的六位尊者,齐聚于跋耆国的师子园中饮茶论道。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怎样行持才算最快乐?  阿难尊者率先发言:“我认为:比丘能够多闻不忘,总持诸法义味,具足修习梵行,然后为四众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2、福光王子出家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2、福光王子出家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实叉难陀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实叉难陀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生,周匝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阿难独居静处一心系念,即于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

三昧弘道广显定义经--竺法护

三昧弘道广显定义经--竺法护

三昧弘道广显定义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卷第一(一名入金刚问定意经) 得普智心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国鹫山之顶。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八千人俱。于时世尊。广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