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戏班子演戏答谢神灵,这是村里的惯例。

  一天,戏还没有开始,大师提前拿一把椅子放在戏台前面数十步的居中地点,打算占个好位置坐下来看戏。村里同姓某人,性格粗暴,也要占中间的位置,他向大师厉声喝问:“这把椅子是谁放的?”

  大师回答说:“我”。

  话音未落,那个人就打了大师两耳光,将大师的椅子抛到几尺之外。大师顿时感到头痛欲昏,眼花乱灿。但恐怕父母爱子心切,与对方酿成口角,所以忍痛吞声,不敢告诉父母。

  大师从经历这件事情之后,更加懂得自我努力,待人接物更加谨慎,不敢稍有疏忽。过几年大师长大成人,由于品德优秀,很受村里父老乡亲的喜欢。那位脾气暴躁的人在路上遇到大师,也笑着招呼说:“请到我家来坐坐。”大师也笑着答应。

  大师生平不曾告诉别人这件事。在1937年的时候,大师弟子彭孟庵在灵岩山寺避难,他的儿子与同宿舍姓郎的孩子因为小事闹意见。大师就把他叫到跟前讲了自己的经历。告诉他说:“我固然示弱,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希望你学我的示弱,不可以把新名词之竞争二字,奉为神圣不可侵犯。”

  不久大师又撰写了一篇《人字发隐》的文章,阐明人以赞天地之化育、继往圣、开来学为德能。人的德能有仁、忍、任、尽四个方面。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的事业,故名为人。力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做到没有歉缺,故名为人。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

 

点我:

相关文章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二篇 禅喝棒喝变数多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二篇 禅喝棒喝变数多

破禅的智慧 第二篇 禅喝棒喝变数多   禅宗文献中记载有临济宗琅邪起禅师法嗣俞道婆一段事迹: 俞道婆金陵人也,参琅邪,邪其造诣,问:“哪个是无真位...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

  这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一位少妇照例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摘鲜花到寺院供佛,碰巧遇到一位禅师从法堂出来。禅师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少妇微笑着...

宣化上人:想要出家的,一定要受具足戒,这才是真

宣化上人:想要出家的,一定要受具足戒,这才是真

你受了具足戒之后,要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忍人所不能忍的,让人所不能让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一年是很紧急的一年,我们所有的出家人天天都很没有时间休息的,...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第一章 绪论:中国佛教文化论纲 佛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次大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曾经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印度文化圈和中国...

宽容是人生最好的修养

宽容是人生最好的修养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指人处世有度量,不苛求。能够有谅解、克制、包容的胸怀。俗话讲...

做官不尽心尽职,没有好结局

做官不尽心尽职,没有好结局

忠。这忠字,不但杀身殉难,即平日做官,尽心尽职,也叫是忠。莫说忠不忠的报应,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苍生的,也都没有好结局。可见尔俸尔禄,原负不得这个字的。凡宰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