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皈依佛门的神奇经历遇到大迦叶并出家

  佛祖有四大弟子仍住世人间,英国博士见到其中之一的迦叶尊者!

  那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个伦敦学术研究会召开年会的第一天早上,许多从事研究科学、哲学、法学、神学的英国著名博士,纷纷来到研究中心,准备发表演说。引人注目的有一个洋和尚,身材高大,穿着黄色僧衣,外披袈裟,手持黑钵,光着双脚,举止庄重,也向壮丽的学术研究会大厦走去。一位刚下自备轿车的博士发现了这一情况,他觉得好面熟,就紧前几步细看,不禁脱口道:

  “你不是多年不见的柏克森博士吗?你五年前发表了《哲学新论》之后便一直没有见过面。”

  那位印度和尚打扮的人说:“对,我是柏克森,在印度数年,得到了很大启发。”

  麦迪逊博士说:“好,今天是召开学术界年会,许多老朋友都参加,你先去和大家见见面吧。”

  于是,二人向研究会大门迈去。出席年会的一百多个知名人士,全是柏克森的朋友,顿时会场欢腾起来。晋赛波脱老博士兴奋的提议:“想不到和失踪多年的柏克森博士又突然重逢了,尤其是看了他这身打扮,与他几年前的学术观点几乎背道而驰,我猜想大家一定渴望知道他几年来的变化,就请他给我们说说分别后的情况吧。” 大家鼓掌赞成。

  柏克森说:“谢谢各位的关怀。我到印度是抱着旅行的目的去的。我游历了佛教圣地灵鹫山深处,遇到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对我说:‘你们欧美人非常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自以为是高等民族,把我们东方人视为未开化的劣等之民。其实你们错了,我们具有无限开启人类灵智的精神宝藏。我可以带你到一个地方开开眼界,便知虚假真实。’

  我跟着他翻山越岭来到一个地方,起初微微可见一线亮光,走了约一里许,洞口豁然开朗。出了洞门,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鸟鸣蝶舞,鲜花遍地,阵阵幽香直透肺腑,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林荫深处,隐隐露出大理石的古代建筑。老人把我领到一个藏书的地方,有好几大间。那些书有论天文、地理、数学的,有逻辑推理的,有论天地人万物造化的,有论神识生灭变化、性灵恒存不灭的,但更多的是宗教书籍,尤以佛教为多。老人说:‘你如果愿意,可以在这里生活一个时期,每日三餐由我来供应你,只不过是素食。’

  我在此待了约一年多,一再问他的姓氏,他怎么也不肯说。到我离别时,他说:‘如果这些书籍你感到有益,那么建议你身体力行。你再到仰光大金塔前暗自许愿,服沙门服,行沙门行,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我们自有机会相遇的。’ 老人送我到半山,我俯身去摘一朵罕见的山花,等我抬起头来时,老人忽然不见了!我一惊,那老人一定是个道行很深的佛教徒。我返回去寻找那所待了一年多的精舍,它也不见了!

  于是我前往缅甸,在仰光的大金塔绕行数匝礼拜之后,长跪塔前,默默祷告:‘我柏克森自今日起决心皈依佛。’又到仰光一个大庙,拜一位长老为师,请他为我剃除须发,教我守戒,学习禅定,约一年,又受了比丘大戒。有一天,我在定中竟然又见到了那位慈祥的老人,我请问他法号,此时才告诉我,他是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

  而今我重回英国,要到欧美各国去弘扬佛法。以后各位不必称我博士,就叫我柏克森比丘吧。”

  附录1:佛经中记录的仍住世的佛陀四大弟子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中》说:“尔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

  附录2:云南鸡足山拜迦叶尊者

  ……直上至迦叶殿。传阿难尊者来朝。石门自开。至圣境悬岩石壁生成。一道石门。名华首门。尊者迦叶在内入定。宛若城门关闭。公礼拜时忽闻大钟三鸣。土人欢呼礼拜。称有异人至矣。

  宣化上人讲述:

  摩诃迦叶是第一代祖师。你们想不想见这位尊者啊!他现在还在此世界上——在中国云南鸡足山打坐入定,他将等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出世成佛时,要把释迦衣钵交给弥勒尊佛。他现在还未往生,也还未圆寂。所以你们谁若有诚心的话,到鸡足山拜摩诃迦叶尊者时,就可以见到他。在这鸡足山时常有三种光:佛光、金光、银光。谁若真有诚心,不但可以见光,而且还可以听见钟声。这钟声是自己响的,在几百哩外都可以听见。

  附录3:柏克森博士学术及修行成就简介

  英国哲学家柏克森,他研究唯物哲学性,1956他专著《唯物哲学之研究》连续印了十七版,均销售一空,并翻译成了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后来他旅游至印度,在灵鹫山见到了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带他到寂静处,整整给他传授了一年的佛法,还把他剃度出了家。一年后他回到伦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众多专家、学者邀请他作了一次演讲。演讲时,他身披袈裟,向大家介绍了佛法,指出他以前论著中唯物哲学的错误之处,并作了忏悔,还一一回答了大家关于佛法与哲学等的各类问题。当时就有96位博士在他面前皈依了佛法,其中有生物博士米克恩,神学博士甄克费勒、化学博士罗斯哈德,天文学博士哀泼思等等。

  “遥礼灵鹫山老者为师,净除须发,圆顶赤足,披袈裟,持僧钵,村市乞食,山林宴坐。深信因果,护持戒行,勤行三十七道品。博士先生们,我已于禅定中证得初果阿罗汉,并蒙吾师授记认证。并说不久我当证四果阿罗汉。我现在已经知道,我的老师就是释尊十大弟子的大迦叶尊者。欧美人只知追求享受,被事变物变之所左右,虽有外露智能,而无观照之明,深可怜悯。所以我才回来,就是希望诸位智能仁勇之士,能得闻佛法,共游无上真正之道。不久,我将返回吾师之净矣,请各位珍惜此难得之人身,勿使空过。本人已出家为僧,请勿再称我博士,叫我柏克森比丘好了。” (注:柏克森比丘在仰光出家,他的落发、乞食、宴坐、礼塔的照片,散见于东南亚、台湾、日本。又曾制成明信片流通。台湾基隆灵泉寺的善慧法师,就曾亲见过柏克森比丘。)”

  “这时座中还有96 位博士,见柏克森侃侃而谈,谆谆善诱,言词巧妙,意义深长。遭到顶撞时,仍然一本初衷,心平气和。不禁倾倒,纷纷礼拜,诚心皈依。柏克森为授皈依毕,说:“诸位发此胜心,皆因宿世有大善根,难得难得。但须知道,不是皈依我,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亦不须学我出家,还是如常工作,如常生活。但依佛理,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用其心,毋令放逸。这样便是一个很好的在家佛弟子了。”众博士踊跃欢喜,信受奉行,并商请柏克森长住伦敦,广度群迷。柏克森说:“如果你们能够将我所说的佛法,身体力行去做,又能展转流布,劝人信受,那就佛法常在你心。又须发长远心,自己深信不退,又能劝人深信不退。我即使不住伦敦,也会用我的禅定神通,鉴察你们的心行。”是时,诸博士又争相邀请柏克森拄在自己家里,以便亲近请益。次日,伦敦各大报章,详载发生在学术中心的事,轰动一时。各界人士闻风蜂涌而来,车马盈门,拥挤得很。但柏克森早有预知,已经遍寻不获,不知去向了! ”

  据说此人印度寻访时遇到大迦叶尊者,进入过尊者入定的山洞,并成为尊者的徒弟。

 

点我:

相关文章

慧光法师:全然接受亦智慧

慧光法师:全然接受亦智慧

全然接受亦智慧 --慧光和上开示--   甚么是智慧? 智慧不是只是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我很有能力,我知道怎么解决,这个人很有智慧。...

胡小林:随缘方便念佛养神又舒服

胡小林:随缘方便念佛养神又舒服

我们这些人是居于中间的那些人,忙吧,也没有那么忙;闲吧也没有那么闲。这个时候,印光老和尚说随我们自己的这个工作生活的习惯,抓紧时间念佛。“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

【佛心】是什么?佛心解释

【佛心】是什么?佛心解释

佛心是什么?  佛心,如来之心也,即觉悟之心。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

《百业经》:(27)宝海童子供养佛塔俱生具宝

《百业经》:(27)宝海童子供养佛塔俱生具宝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每一次宽容,解放的是自己,救赎的也是自己

每一次宽容,解放的是自己,救赎的也是自己

01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并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颗宽容的心,坦然地接纳无法改变的不好。修行,就是宽容。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八章 中国佛教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八章 中国佛教

第八章 中国佛教风俗习惯 中国佛教徒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人生礼仪和信仰活动等方面都与世俗百姓有着显着区别。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构成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