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又有世间良马不能惊察到往返的鞭影,但鞭杖若碰触其毛尾,则能立即惊察驾御者的想法,该快或慢、是左或右,这是世间第二良马。

  比丘们!如果这匹良马不能注意到鞭影,也不能因碰触其毛尾而随顺驾御者的想法,要以鞭杖打到它的皮肉才能惊察,该快或慢、是左或右,这是世间第三良马。

  比丘们!若是不能像前三种良马能觉察驾御者的心念,而要以铁锥刺身,毁伤皮肉、骨髓,才能有所警觉,驾御者必须一路牵着马车行路,此马才能随顺驾御者的心念,该快或慢、是左或右,这是世间第四良马。

  在正法时代,有四种贤善男子存于世间。哪四种贤善男子呢?第一种贤善男子听说“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而死亡”,听到老、病、死苦之事,即心生怖畏,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用功,如同良马顾影即能调伏,这就是第一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第二种善男子,无法因仅仅听闻“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而死亡”一事而心生怖畏,如理精进用功;而须亲眼看见人们受着老、病、死苦,方能心生怖畏,思惟正法,如理精进用功。如同良马触其毛尾,方能调伏、随顺驾御者之心,这就是第二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如果贤善男子不能因为听闻或亲眼看见,有人因老、病、死苦而生怖畏心,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修行;但看见聚落、城邑中,有善知识及自己所亲近的人,承受着老、病、死苦不得出离,才心生怖畏,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修行。就如同第三种良马,鞭触其肤肉,方能调伏、随顺驾御者之心,这就是第三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第四种贤善男子,对于他人所承受的老、病、死苦,不能闻亦不得见,当亲自受到老、病、死苦之时,方能生起厌离心、怖畏心,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用功。就如同第四种良马,必须承受侵肌彻骨之苦,然后才能调伏,随顺驾御者之心,这就是第四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二)》(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高月明居士: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4

高月明居士: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4

第五节、本心在哪里?1、代理机器人寻找自己的觉性对于那个一出生就生活在“代理机器人”所感知世界中的人,在他寻找自己觉性(本心)时候,会做如下两点分析:第一层幻...

海涛法师:菩萨的布施

海涛法师:菩萨的布施

自心即佛法菩萨在布施食物的同时,希望接受者获得长寿、美丽、幸福、力量、智慧,乃至 最高涅槃之果。菩萨给予饥渴者饮料,以使接受者熄灭情感的贪欲。菩萨给予需求者衣服,...

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

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

  澧(li)州(治所在今湖南澧县)钦山文邃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年时依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百丈禅师之法嗣)受业,当时岩头全奯、雪峰义存禅师亦在大慈座下参学。岩头和雪峰通过观察文邃禅...

揭开情感的奥秘天机:大龄单身、感情不顺、男女晚

揭开情感的奥秘天机:大龄单身、感情不顺、男女晚

当今很多人大龄仍单身,并非是他们不想结婚,而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也有很多人感情不顺利,遭遇争吵、出轨甚至离婚。有的人会去算姻缘,而算命先生会告诉他...

净空法师:日常生活头一个要学随缘

净空法师:日常生活头一个要学随缘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末后这一段,『证无所得』。「无所得,又云无所有」,无所得跟无所有是一个意思,「即空慧」,这是真实智慧,空慧就是「无分别智」,这是大智慧。大...

心定法师:智慧的内容——《中论》四句偈

心定法师:智慧的内容——《中论》四句偈

智慧的内容——《中论》四句偈 心定和尚 各位同参,专心谛听!今天要讲的般若内容,主要是引用大乘佛教龙树菩萨的《中论颂》里面一句很着名的话来解释:“因缘所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