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96、诈称眼盲喻

  【译文】

  从前有个工匠,替国王服役,因不堪忍受劳役的艰苦,就撒谎说眼睛瞎了,从而逃脱了服役。有另一个工匠听说后,就想把自己的眼睛也弄瞎了,以便逃脱服役。有人对他说:“你又何必毁坏眼睛呢?劳役虽苦,只是身体上的劳累,眼睛瞎了,要受一世的痛苦。”如此的愚昧之人,受到世人的嘲笑。

  世上的凡夫,亦有如是之者。有些人贪名逐利,说谎话、做坏事,破坏了修行人持清净戒律,使寂静澄澈的心意识又蒙上世俗的尘垢,善根损失,命终堕入三恶道之中。就好象那个愚昧的工匠,为逃脱眼前的一点劳役,竟不惜想弄瞎自己的双眼。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96、诈称眼盲喻

  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①,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有余作师闻之②,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有人语言:“汝何以自毁,徒受其苦?”如是愚人,为世人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少名誉,及以利养,便故妄言,毁坏净戒,身死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少利故,自坏其目。

  注释

  ①作务:服役;劳动。

  ②余作师:另一个工匠。

  来源:

  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宋道发教授:宋代佛教政策论略

宋道发教授:宋代佛教政策论略

宋代佛教政策论略 宋道发 一、宋代佛教政策之渊源 在印度的古代社会中,出世的宗教是超乎世间的王权之上的。宗教的修行者得到社会各层人士的普遍敬仰与供奉。作为印度...

如何让诵经有功德,如何让功夫没白费

如何让诵经有功德,如何让功夫没白费

      ■ 你有没有功力,你自己最清楚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  ...

摧伏梵志

摧伏梵志

  摧伏梵志  从前有个婆罗门,博学多才。然而他跟别人辩论之时,立论往往没有根据,常常抨击正理,以假为真,善借事物为喻,由于其口才极佳,故而鲜有人能驳倒他。于是各国纷纷拜他为师。  他后来到了舍卫...

恭请各位为我舅舅聂伟泉念佛回向

恭请各位为我舅舅聂伟泉念佛回向

我的舅舅在2019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十一)下午4点半左右去世。怀疑心肌梗塞导致的。我每一天都想为我的舅父做点什么有助于他往生。希望各位可以助念我的舅父聂伟泉往...

海涛法师:在家居士可以做烟供施食吗?

海涛法师:在家居士可以做烟供施食吗?

问:按照密乘的戒律,需要是仁波切才可以传承施食烟供、慈悲施食,在家人不能做。海涛法师:我想,我们是发菩提心在做(就没有问题的)。当然在密乘里面,真实的本尊慈悲施食...

海涛法师:死不了的人

海涛法师:死不了的人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