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确实有才:佛门学霸求学记

  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激励下,到世界各地参访、拜谒智者。他历经五十三参之后,终于功德圆满,大彻大悟了。

  其中,他在拜会妙月长者时,他曾经问道:“自我的实现,是否可由听闻他人谈论般若波罗蜜而得?”

  妙月长者说:“不能。因为般若波罗蜜,是亲自悟入一切事物的真理真如。”

  善财童子不解地问:“知识,岂不是由听闻而来?对事物的认识,岂不也是由思考与推理而来?自我的实现,为何不能由听闻知识、思考认识而来?”

  妙月长者耐心解释说;“并非如此,二者是一样的。自我的实现,永远不能仅从思考而来。我用一个比喻来向你说明:在一片广袤的沙漠中,没有泉,没有井,没有河流。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一个旅行者从西向东穿行沙漠。途中,他遇到一个从东面来的人,就说:‘我极其干渴,请您告诉我,何处可以找到泉水与阴凉,让我能够解渴、沐浴,将体力恢复过来?’从东来而的人告诉他说:‘再向东走,路会分成两叉,一左一右。你走右边一条,再继续往前,定会找到清泉与阴凉。’你想,这位旅客是否因为听到了关于泉水与阴凉的话,并想:只要继续前进就能到达清凉之地。他的焦渴是否就得到解除了呢?”

  善财说:“不,并非如此。因为只有当他按着过来人的指示,真正到达泉水之处,喝饮它,并在其中沐浴,他才能解除渴热。身体从而得到恢复。”

  妙月长者说:“禅者生活也是这样。仅是学习、思考与做知识性的了解,永远不能实现任何真理。在我所举的例子中,沙漠即是生死;从西而东者,即是一切众生;热是一切混乱的环境,渴是内心的贪欲;从东而来者,是佛或菩萨,他是开悟的觉者,住于大智慧之中,而能透视到一切真谛,他所告诉我们的,都是他自己已经亲自实践过的;饮清泉、解渴、除热,意思是指自已亲身实现真理。”

  “再者,我要说另一个比喻。假如佛陀在世间再留一劫,用尽一切精确言词,用尽一切比喻描述,让众人得知甘露的美味与种种妙处。你想,世间众生,是否因听闻了佛说甘露的美好,就能亲身体验到它的美妙吗?"

  善财说:“不,不能。甘露的滋味,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

  最后,妙月长者说:“因此,仅仅听闻与思考,永远不能使我们认知般若波罗蜜的智性。”

 

点我:

相关文章

弟子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被佛陀一语道出

弟子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被佛陀一语道出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驽钝,其他的弟子便请示佛陀:世尊,什么因缘使周利槃陀伽生而为人,却心性愚钝?佛告诉诸比丘: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所造作的业因,而感得今生的果报。接着便为比丘们开示周利...

《百业经》:(49)五百商主 世尊伸手除夜叉障

《百业经》:(49)五百商主 世尊伸手除夜叉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河神受戒

河神受戒

  【现果随录】  江西的鲟鱼嘴,那里的河流最险恶,有「无风三尺浪」的传说。这个地方有一座龙王庙,主神最为灵验,往来的商人必定会去祈祷,杀生祭祀不计其数。崇祯年间,有位三昧律师将要经过当地,庙里的...

人生无常,钱再多都无用!

人生无常,钱再多都无用!

  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的生涯规划,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久,但是人们往往订下很长远的计画。其实错了,我要重...

《百喻经卷下》: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百喻经卷下》: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译文:  婆罗门教的徒众都说:「大梵天王是世间之父,能造万物,是造万物的主人。」有一位弟子说:「我也能造万物。」其实是愚痴,却自以为有智慧,对梵天说:「我想造万物。」梵天王答道:「不要生这个念...

 度化鸯崛摩罗

度化鸯崛摩罗

  在舍卫城北方不远的萨那村庄中,有一婆罗门名叫摩尼跋陀罗,他有个弟子名叫鸯崛摩罗,很尊重老师,凡是老师说的话他都相信听从。在弟子中老师特别喜爱他,因此遭受其它弟子们的嫉妒,谣传他和老师的妻子有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