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和茶源的佛教传说

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最早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饮茶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

  在国内,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神农说: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人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茶。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西周说: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秦汉说:有人认为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铺。涤杯整案。园中拔

  蒜。斫苏切脯。筑肉棘芋。脍鱼焦鳌。烹茶尽具。铺已盖

  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

  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

  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

  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可见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六朝说: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

茶源的佛教传说

  达摩禅定: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机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

  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考究。而达摩禅定说,相对于社会学者或者非宗教徒来说,似乎过于玄谈,大都归咎于佛教人士的异说,有牵强附会之嫌。玄谈也罢,异说也罢,无非是说明茶与佛教的渊源和茶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在以下的禅茶一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素食养生:紫菜糯米炒饭

素食养生:紫菜糯米炒饭

素食养生:紫菜糯米炒饭...

养眼养颜快来尝!清新花果茶的五种喝法

养眼养颜快来尝!清新花果茶的五种喝法

花果茶是一种由茶叶和水果搭配花卉而成的新式茶饮料,因为在冲泡后保持花果的原风味的同时...

请记住!好茶不怕开水烫!

请记住!好茶不怕开水烫!

  茶界有一派,建议用沸水(近100度)泡茶,那么,好茶真的不怕开水烫吗? 一、老茶,必须沸水泡。   这里所说的老茶,主要指存放10年以上的普洱和黑茶。   1、可杀菌。   ...

蔬菜中的“减脂明星” 经常吃身体还能收到4大好处

蔬菜中的“减脂明星” 经常吃身体还能收到4大好处

冬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这种物质能够抑制糖类转化成脂肪。另外冬瓜中本来就...

湖南麻辣莲藕的做法

湖南麻辣莲藕的做法

材料:   莲藕(300克),花椒(3克),姜片、蒜末(各少许)。 调料:   盐(5克),白醋(5毫升),剁椒(少许),素鸡粉、水淀粉、食用油(各适量),老干妈辣椒酱(少许)。 做法:  ...

禅诗赏析:题大慈坞祖塔院

禅诗赏析:题大慈坞祖塔院

                          题大慈坞祖塔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