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到底要不要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已不仅仅限于解渴的需求,泡茶的过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优雅的享受。将第一泡茶水倒掉,俗称“洗茶”。

这似乎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甚至有些人泡绿茶也要“洗一洗”。


茶叶究竟要不要“洗”?

我想从科学的角度理性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洗茶”能洗去什么?

部分支持洗茶人士的理由是,认为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灰尘或者微生物,有些人甚至认为洗茶能去掉茶叶上的一些农残。

目前大陆的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相当高,除了采摘还依赖手工以外,其它的生产环节,基本都不需要人直接接触。

特别是绿茶和红茶,基本已实现全机械化,两个人站在流水线旁就能完成整个生产流程。

加工工序相对复杂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其机械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以前很多严重依赖手工的环节,如揉捻做形、毛茶挑摘、分装小包等,现在也有专用的机械成。

即使有部分微生物,茶叶是用沸水冲泡,80 度以上的高温热水,足以杀死大部分细菌。

一次碰到一位新加坡茶人,他的理解是,茶叶采制人员手及其它肢体不洁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洗茶。

这种说法让人很难接受。需知很多食品都是直接靠手工制作的,尤其是各类面食、糕点,制作时必须与手紧密粘合,那么这类食品该怎么洗呢?

我们应该相信各行各业有基本素质的从业人员,都是净手后工作的。

近来,食品安全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农残和重金属问题可能是大家更为关心的。


农药和重金属之所以会形成残留,积聚在茶叶内,那说明它是非水溶性的,简单冲泡,根本无法将其洗去。

相反,冲泡的次数多了,反倒有可能使农残和重金属残留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前几泡茶其实最安全,泡的越多越危险。

大陆唯一的茶学院士陈宗懋就一直倡议,茶叶质检,应以检测茶汤为准,人们饮用的是茶叶的浸出物,很少有人直接食用茶叶。

综上所述,洗茶其实根本洗不去那些我们想洗掉的东西,相反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茶多酚、茶色素和大部分的氨基酸等物质水溶性都很强,会在第一泡中迅速浸出,洗茶其实是把这些营养物质给洗掉了。

第一泡产生的泡沫是什么?

茶叶第一泡冲泡,往往会产生碎末和大量的泡沫,很多人都把其当成有害物质,用器具将其刮走或者直接倒掉,并以此作为洗茶的依据。

茶叶在包装和拆装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碎末,加工越好的茶叶,干燥程度高含水量低,会导致其更容易破碎。


国家标准干茶的水分含量为6%,如果在 5% 以下,就很容易破碎。

很多名茶,都是出名的娇贵,例如绿茶中的碧螺春,红茶中的金骏眉等等。

北方盛行茉莉花茶,在过去物资缺乏的年代,茉莉花茶的碎末会被特地收集起来,俗称“高沫”,这种茶叶末既便宜又有味道,很受老北京的欢迎。

冲泡过程中,茶叶碎末只会对美观产生影响,其它并无真正的不良影响,完全没必要特意将它去除。

茶水中的泡沫,则来自茶叶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茶皂素。茶皂素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与茶多酚等物质配合,对内脏器官的表面创伤有很好保健的作用,特别是消化道,如口腔溃疡、胃溃疡、肠道溃疡等等。


茶皂素,属于皂素类物质,皂素类物质都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和发泡性。第一泡茶水,茶皂素就会快速析出,如果再配上水的翻滚,就会在茶汤表面形成大量泡沫。

其实早在陆羽《茶经 · 五之煮》中,就有关于茶汤泡的论述,他称茶沫为汤之华:“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

在“六之饮”中,他称“……煮之百沸 , 或扬令滑 , 或煮去沫 , 斯沟渠间弃水。”可见他是批评为了让茶汤看起来顺滑干净,而把泡沫去掉这种做法的。

应改“洗茶”为“醒茶”

“洗茶”的说法其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对有些人来说只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洁癖,甚至纯粹只是一种仪式化的过程。

第一道茶汤,到底该不该饮用,我个人观点,要看具体情况和茶叶种类。

绿茶和红茶,肯定是应该第一泡直接饮用,从冲泡方法和茶叶特性来看,绝对不应该将第一泡浪费掉。

特别是高档的单芽绿茶和红茶,本身就只能冲泡二三道,如再倒掉一道,这类茶基本丧失饮用价值。

反复揉捻的乌龙茶,普洱之类的紧压茶,第一泡的时候,茶叶尚未充分浸润,茶叶都未舒展开,茶汤无法达到最佳的饮用标准。

广东福建的茶客,习惯用第一泡茶汤拿来烫杯和清洗茶具,通过提高杯具的温度而提升茶汤的香气,这是从口感的角度出发,并非是因为茶叶本身“脏”而需要清洗。

近年开始逐渐流行的老白茶,还有一些陈年的普洱老茶,它们的加工工艺,使得这些茶的叶片细胞比较完整,加之长期存放脱水严重,完全丧失活性。需要用高温热水,使其恢复本质,达到可冲泡的状态。

第一道开水冲泡茶叶,不是为了洗茶,科学的叫法应当是醒茶。

绿茶、红茶之类新鲜的茶叶,不需要醒,越老越陈的茶叶则需要“醒一醒”,陈年普洱之类的甚至可能需要醒两道。


近年来,茶文化越来越盛行,很多所谓的世俗“茶道”,将“洗茶”作为泡茶一道必备的程序。

不管什么茶拿来都先冲一遍倒掉,这种做法毫无科学依据,还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中国大陆生产的茶叶有诸多问题,不适宜直接饮用。

为了更好的传播茶文化,必须摈弃所谓洗茶,宣传科学的茶叶冲泡方法。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素食养生:香梨山药菠萝果昔

素食养生:香梨山药菠萝果昔

香梨山药菠萝果昔...

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荀令留香 荀彧汉魏时人,官拜尚书令,人称荀令。注重仪容,风度翩翩,有美男子之称。荀令好熏香,身上香气,可闻百步。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成为世人的美谈和效仿的对象。《襄阳记》曰:「刘和季性爱香,上厕置...

杏鲍菇炒豇豆的做法

杏鲍菇炒豇豆的做法

杏鲍菇炒豇豆的做法(文字版)  原料:  杏鲍菇、豇豆、姜、小米椒。  调料:  盐、美极鲜味汁、糖、香油、生粉水。  做法:  1、杏鲍菇洗净切条状,豇豆切段洗净,姜切片,小米椒洗净切圈。 ...

这种食物食用不当易中毒,食品安全值得一看

这种食物食用不当易中毒,食品安全值得一看

木耳(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木耳是药食兼用胶质真菌,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很高。它口感脆嫩,还有有降血脂、抗血栓、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但是,木耳如果食用不当,反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了...

长寿秘诀12原则

长寿秘诀12原则

  2013年11月底,美国洛杉矶的华夏佛教会举办了禅法讲座,兼学并弘扬南传与北传禅法的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应邀赴美国为其主讲《禅法与养生》。  在讲座上,本性法师从身体的调和、心灵的健康、精神的纯...

素食养生:和风素什锦汤面

素食养生:和风素什锦汤面

素食养生:和风素什锦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