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中国禅茶文化之原貌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

文/金易明

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清更新。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吴承恩

当下的人们,似乎对禅学和茶的关系,特别的兴趣盎然。尤其是在白领阶层,“茶禅一味”之说普遍流行,似有普及之势。当今时代,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奔波的人们,在激烈竞争中拼搏的精英们,日益希求有一个定气凝神、安宁恬静的氛围,给自己一片反观自身,或轻松自在的时空。而禅门之“茶禅一味”的意境,则为许多佛教信徒乃至知识阶层的人士所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

为此,关于禅,关于茶,更有关于禅与茶的主题,为社会精英人士和知识阶层所津津乐道。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佛教的禅学得到了极大的流传,并成为原为基督教文明一统天下的西方社会中一株绚烂的信仰奇葩。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苹果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和理念,引发人们对其创始者乔布斯的普遍瞩目,更对其长期以来坚持禅修的举动深感兴味和惊叹。而在禅学的故乡,广大的白领阶层,则表现在文化层面上士大夫情结的集体回顾,并以对“茶禅一味”的意趣盎然不已,作为其士大夫情结的具体寄托。同时,嗅觉灵敏的茶商们亦扯起“禅茶”的旗号,为其茶市的兴隆鸣锣开道。

由此,虽有禅茶文化普及有加,方兴未艾,但这种熙熙攘攘中,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禅意存在呢?是仅仅停留于陶冶心情、增加涵养的文化品尝行为,或者更等而下之仅为酒足饭饱、穷极无聊后的附庸风雅呢?如真是如上所假设的那样,则“茶禅一味”留给世人的将只是如放得太久而已变味甚至变质的陈茶之“味”了。这也许是茶商们的幸事,但却无可怀疑的是禅学的悲哀,是“茶禅一味”修学之道的异化。

基于上述不无根据的担忧,特别是鉴于“茶禅一味”已被作为旗号到处登台亮相的当今现实,笔者以为,正本清源,还中国禅茶文化以宗教修学之嚆矢的本来面目,很有必要。正如手术刀可以用作削铅笔,但手术刀的本来用途却是用于治病救人的那样,茶禅文化可以用之于怡情养性,但其终极的目标是关乎于精神的解脱,承载着深厚的宗教内涵。而中国唐宋时代的禅茶文化,特别是“茶禅一味”之理趣在传入日本后,真正成为事实上的日本茶道之魂,一直保持至今,并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界倡导茶禅文化之借鉴,以及衡量其意趣内涵的坐标。

概而言之,中国寺院的喝茶、茶汤礼的盛行,是禅学与之结合的现实前提;日常生活中饮茶习惯的普及、普遍,是禅学选择茶文化、引茶文化入于禅修实践的社会基础;茶道的盛行、士大夫阶层对茶礼的重视,茶宴、茶会、斗茶等的风行,是唐宋时代禅、茶结合的时代趋势;南禅一枝独秀的现实,以及“平常心是道”等禅修生活化、日常化的宗风的倡导,是禅、茶之融合的信仰要素。

本文作者系上海佛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茶禅相融:禅思悟道

茶禅相融:禅思悟道

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

茶禅行道

茶禅行道

经常听到说:“茶禅一味 ”或“禅茶一味 ”,是茶意禅味还是禅意茶味? 真正的“禅味”不仅仅是坐禅之后饮茶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禅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也就是古德所说的:“青青翠...

隐萃堂:一杯禅茶一种人生

隐萃堂:一杯禅茶一种人生

  他们是文化龙岗的基调,也是龙岗品位的范儿,循着他们的足迹,我们看见了龙岗人文发展的脉络,嗅着他们的气息,我们闻到了龙岗的品行和心性。品龙岗文化,看龙岗人文,于是有了我们这个栏目。...

禅茶一味:领悟茶中的美与禅

禅茶一味:领悟茶中的美与禅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

禅茶文化: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禅茶相融:入世觅菩提

禅茶相融:入世觅菩提

茶可以说是生活的缩影,用二谛的思想来说,茶属于世俗谛。而禅是不可言说的,但它确实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它是离言绝相、离四句绝百非的,可以说是第一义谛。如果没有第一义谛、没有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