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中国禅茶文化之原貌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

文/金易明

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清更新。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吴承恩

当下的人们,似乎对禅学和茶的关系,特别的兴趣盎然。尤其是在白领阶层,“茶禅一味”之说普遍流行,似有普及之势。当今时代,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奔波的人们,在激烈竞争中拼搏的精英们,日益希求有一个定气凝神、安宁恬静的氛围,给自己一片反观自身,或轻松自在的时空。而禅门之“茶禅一味”的意境,则为许多佛教信徒乃至知识阶层的人士所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

为此,关于禅,关于茶,更有关于禅与茶的主题,为社会精英人士和知识阶层所津津乐道。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佛教的禅学得到了极大的流传,并成为原为基督教文明一统天下的西方社会中一株绚烂的信仰奇葩。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苹果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和理念,引发人们对其创始者乔布斯的普遍瞩目,更对其长期以来坚持禅修的举动深感兴味和惊叹。而在禅学的故乡,广大的白领阶层,则表现在文化层面上士大夫情结的集体回顾,并以对“茶禅一味”的意趣盎然不已,作为其士大夫情结的具体寄托。同时,嗅觉灵敏的茶商们亦扯起“禅茶”的旗号,为其茶市的兴隆鸣锣开道。

由此,虽有禅茶文化普及有加,方兴未艾,但这种熙熙攘攘中,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禅意存在呢?是仅仅停留于陶冶心情、增加涵养的文化品尝行为,或者更等而下之仅为酒足饭饱、穷极无聊后的附庸风雅呢?如真是如上所假设的那样,则“茶禅一味”留给世人的将只是如放得太久而已变味甚至变质的陈茶之“味”了。这也许是茶商们的幸事,但却无可怀疑的是禅学的悲哀,是“茶禅一味”修学之道的异化。

基于上述不无根据的担忧,特别是鉴于“茶禅一味”已被作为旗号到处登台亮相的当今现实,笔者以为,正本清源,还中国禅茶文化以宗教修学之嚆矢的本来面目,很有必要。正如手术刀可以用作削铅笔,但手术刀的本来用途却是用于治病救人的那样,茶禅文化可以用之于怡情养性,但其终极的目标是关乎于精神的解脱,承载着深厚的宗教内涵。而中国唐宋时代的禅茶文化,特别是“茶禅一味”之理趣在传入日本后,真正成为事实上的日本茶道之魂,一直保持至今,并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界倡导茶禅文化之借鉴,以及衡量其意趣内涵的坐标。

概而言之,中国寺院的喝茶、茶汤礼的盛行,是禅学与之结合的现实前提;日常生活中饮茶习惯的普及、普遍,是禅学选择茶文化、引茶文化入于禅修实践的社会基础;茶道的盛行、士大夫阶层对茶礼的重视,茶宴、茶会、斗茶等的风行,是唐宋时代禅、茶结合的时代趋势;南禅一枝独秀的现实,以及“平常心是道”等禅修生活化、日常化的宗风的倡导,是禅、茶之融合的信仰要素。

本文作者系上海佛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沉香的使用之沉香茶

沉香的使用之沉香茶

沉香,使用形式极多,可以用作合香,也可单品,可制成沉香饰品,如手串、项链,用于佩戴,因其含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所以,也可入药。那沉香茶应该就是除闻香外最直接用沉香的方法了。 沉香茶的饮用方式可分为两种:...

适量饮茶 有益于预防脑血管病

适量饮茶 有益于预防脑血管病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福建净土寺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者也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茶叶具有清心明目、清热泻火、消食提神之效。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茶多酚、咖啡...

清香可口:抹茶绿豆糕

清香可口:抹茶绿豆糕

用绿豆制作的点心是夏天很好的消暑小食。...

有一种修行叫泡茶

有一种修行叫泡茶

在一个圈子里面,谈起“修行”两个字,大家都了如指掌,不用过多的解释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出了这个圈子,说起“修行”两个字,其实还是具有一些神秘色彩的。前不久,有IT行业朋友来我工作室做客,就这个问题...

生活小知识:茶叶妙用小窍门集锦

生活小知识:茶叶妙用小窍门集锦

     说茶叶浑身是宝一点儿也不夸张,只要好好加以利用,过气的茶叶一样可以发挥余热。   隔夜茶   喝隔夜茶其实并没有坏处,但是茶叶易氧化,所以隔夜茶的茶杯上往往...

中华茶道四要素:修性即修心,修

中华茶道四要素:修性即修心,修

中华茶道,就其构成要素来说,有环境、礼法、茶艺、修行四大要素。茶道之法是整个茶事过程中的一系列规范与法度,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一些规定,如位置、顺序、动作、语言、姿态、仪表、仪容等。茶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