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茶的历史渊源 起于宋而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

  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

  《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官员,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即棕榈叶丝或苎麻梢捆扎),作为礼品相赠。

  黄山毛峰起源,据《安徽茶经》蜚声全国的黄山毛峰文曰:据传说是在光绪年间,距今已有70-80年。当时黄山一带原产外销绿茶,而该地谢裕大茶庄则附带收购一小部分毛峰,远销东关,因为品质优异,很得消费者欢迎。又据《安徽名特产》书中,由歙县叶祖荫撰稿黄山毛峰:《徽州商会资料》载: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帛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注:当时黄山毛峰并未分级),远销东北,深受销区顾客喜爱,遂蜚声全国。在陈椽教授编著《茶业通史》中,特意指出:黄山毛峰是何时开始制造的?也值得研究。随着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徽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从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产品连年荣获好评。故此,李亚北撰文:全国名茶珍品--黄山毛峰。则指出: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其中,叶祖荫引《徽州商会资料》所提谢裕泰茶庄,仅除去汤口两字。李亚北所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均被此后中国多部茶叶名著合而为一引用。其实,徽州行署商业局长郑恩普(河北深县人,已离休,现住黄山市)于乙卯年(1975)春题词:凝铸黄山云雾质,飘溢漕溪雨露香。为谢裕大茶号首创黄山毛峰一百周年题。又时逾十年后,歙县茶厂高级茶叶技师余怡生著《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注:原称漕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明黄山毛峰是清朝光绪纪元(1875年)开始制造的。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谢正安(1838-1910)字静和,毕生经营茶业,先后开设了谢裕大茶号等厂栈励精图治,以德兴商,长达半个世纪。1875年首创黄山毛峰,畅销欧亚可谓一代儒商,时系黄山大小两源唯一的红顶商人。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茶壶的保养注意事项

茶壶的保养注意事项

  一个有茶品的人不仅仅要会品茶,而且要会养壶,即对茶壶的保养。茶壶的保养目的在于使茶壶能更好地蕴香育味,进而使茶具能焕发浑朴的光泽和油润的手感。养壶的方法有很多,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小心使用,...

袅袅香与茶

袅袅香与茶

香是一种生活。 阳光亮丽,天气好得让人想唱想跳想和小姑娘打情骂俏想跟老大妈们打架骂街。小香馆不用很堂皇,甚至不用很整齐,但是店里的香艺师姑娘一定要漂亮一定要解风情,至少在饱暖之后能让你想起些什么。&q...

佛茶:和敬清寂 茶味一如

佛茶:和敬清寂 茶味一如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

禅茶一味 五事调和

禅茶一味 五事调和

禅茶一味,五事调和。在常人,茶可以健身疗疾,茶可以提神助思;可以待客会友可以人诗兴文。其间好处不一而足。圆瑛老和尚有开示,须将“五事”调得如法,才可将止观调和均等。调“五事”根本在于调六根。调六根,入...

【禅茶文化】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禅茶文化】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佛教中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一开始,你看到一壶茶香满室的好茶,喷香扑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后来你喝过许多茶了,当看见一壶茶,就会下意识的考虑:这是单从还是红茶?这香...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闲暇的时候,喜欢沏一杯清茶,坐在一旁,静神凝望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朵朵嫩芽,缓缓舒展,摇曳沉浮,百态千姿,恰似起起落落的人生。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蒙缥缈的雨雾,透过这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