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 渊渊堂林深


资料图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 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按世俗常规办的事的主管能动彻底忘记,而应保持一个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不懂,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大师指点。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隐指佛法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而不管他达摩来否。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倒茶的三大学问,你懂吗?

倒茶的三大学问,你懂吗?

倒茶的三大学问,你懂吗?相信有很多人都是不懂的,现在小编就来介绍下关于倒茶的三大学问吧!     一:首先,茶具要清洁   1、当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

请记住!好茶不怕开水烫!

请记住!好茶不怕开水烫!

  茶界有一派,建议用沸水(近100度)泡茶,那么,好茶真的不怕开水烫吗? 一、老茶,必须沸水泡。   这里所说的老茶,主要指存放10年以上的普洱和黑茶。   1、可杀菌。   ...

茶友:分享才有滋味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一杯茶

茶友:分享才有滋味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一杯茶

         经常在外开会,时常带回一点当地的好茶与茶友一起分享。    ...

茶禅行道

茶禅行道

经常听到说:“茶禅一味 ”或“禅茶一味 ”,是茶意禅味还是禅意茶味? 真正的“禅味”不仅仅是坐禅之后饮茶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禅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也就是古德所说的:“青青翠...

这样的茶千万别喝,不养生还易致病

这样的茶千万别喝,不养生还易致病

民间流传着“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人”的谚语,可见茶对人的保健作用非同一般~但是,关于喝茶,你也许还有一些知识并不了解,尤其是哪些茶千万不能喝?怎么泡茶更养生?这九种茶不能喝变质茶茶不易妥善保管,易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