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意禅味:习禅洗心,茶水清凉

习禅洗心

禅是一种境界,人间正道是沧桑     唐朝茶业的兴盛与佛教兴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佛教的禅宗影响茶业的发展特别大。根据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所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根据陆羽《茶经七之事》引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又摘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县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从此可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庙中,已经有尚茶的风气了。     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而精神境界上,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作为药用的特殊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预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或者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还要求注意五调: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佛教其他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对于五调也多少需要注意到,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的重视,同样的,也受到其他各宗各派的重视,以致于所有名寺大庙,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会活动也都与茶有关,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这些与茶有关的作为和称呼,无疑的也是佛教对茶的一种重视的表征。

  品茶的最高境界就是茶禅一味: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滚滚红尘,人讲人缘,茶讲茶缘,缘来缘去。感觉快乐就忙东忙西,感觉累了就放空自己。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茶心处世,佛心修身。一切尽在茶语中!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由禅品茶:品的是一种人生味

由禅品茶:品的是一种人生味

品茶如参禅     有时害怕陷入白水的苍白,便会突然向往一幅斑斓的画面。咖啡苦涩,汽水张扬,这时就会想起你的淡雅,你的香醇,你的欲说还羞的青涩。喜爱喝茶,喜欢茶的默...

禅茶:茶禅一味

禅茶:茶禅一味

说到茶与佛教的关系,有个说法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那就是“茶禅一味”。照字面看,它是说茶与禅具有相同之处,茶道中蕴含禅意。那么,这个著名的说法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它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呢?它与佛教养生又有着...

禅茶养生: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茶

禅茶养生: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茶

随心所至,随情而动,随性而归     茶,乃自然植物,集天地灵气,待拔嫩牙绿,后精工制作,取泉眼清澈沸腾,绿珠藏紫砂,待到倾情注,调戏绿浮尘,暗香鸣腹鼓。春秋茶...

欲速则不达 禅茶一味 品茶要稍等

欲速则不达 禅茶一味 品茶要稍等

      如今,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以茶会友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   不管你在双休日上哪家酒楼,餐前的上茶,是档次的象征,是礼...

香道中的禅意 茶道里的人生

香道中的禅意 茶道里的人生

禅意 • 凡朴香生活...

【禅宗文化】茶,五行的平衡

【禅宗文化】茶,五行的平衡

五行,金木水火土也。茶,乃金木水火土之合。何故?1、茶之属木:人在草木间,茶树生长在天地之间,为茶之第一次生命。又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理所当然首先属木。此木为阴柔之活木,吸日月之精华,受山川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