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意禅味:习禅洗心,茶水清凉

习禅洗心

禅是一种境界,人间正道是沧桑     唐朝茶业的兴盛与佛教兴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佛教的禅宗影响茶业的发展特别大。根据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所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根据陆羽《茶经七之事》引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又摘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县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从此可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庙中,已经有尚茶的风气了。     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而精神境界上,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作为药用的特殊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预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或者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还要求注意五调: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佛教其他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对于五调也多少需要注意到,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的重视,同样的,也受到其他各宗各派的重视,以致于所有名寺大庙,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会活动也都与茶有关,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这些与茶有关的作为和称呼,无疑的也是佛教对茶的一种重视的表征。

  品茶的最高境界就是茶禅一味: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滚滚红尘,人讲人缘,茶讲茶缘,缘来缘去。感觉快乐就忙东忙西,感觉累了就放空自己。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茶心处世,佛心修身。一切尽在茶语中!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开一间茶馆,只为喜欢

开一间茶馆,只为喜欢

茶馆 • 凡朴香生活...

隔夜茶别扔!还有这7种用途 千万别浪费了

隔夜茶别扔!还有这7种用途 千万别浪费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隔夜茶因时间过久,功效大多已丧失,因此,一般不再喝昨天剩下的茶。实际上,如果你的隔夜茶没有变质,好好利用就会变成养生的法宝,为我们的健康加分。用以止血:隔离茶中含有丰富...

茶文化:中国茶礼的20个细节

茶文化:中国茶礼的20个细节

中国被称作礼仪之邦,中国茶道蕴含着许多中国的文化,虽然中国茶道没有类似日本茶道那样非常严格的形式,但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应知道以下的细节,才能营造更好的祥和的品饮氛围。  ...

素食:抹茶芸豆冰皮点心

素食:抹茶芸豆冰皮点心

抹茶芸豆馅冰皮点心...

简说各类茶叶的功效!

简说各类茶叶的功效!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而弱碱性体质能预防疾病。茶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强碱性食物,与葡萄,海带并称三强碱食物。喝茶有利于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可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同,因此需要适量、适度、适合的饮茶。“&n...

品茶不宜空腹!喝茶禁忌大公开

品茶不宜空腹!喝茶禁忌大公开

饮茶者还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结合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