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意禅味:习禅洗心,茶水清凉

习禅洗心

禅是一种境界,人间正道是沧桑     唐朝茶业的兴盛与佛教兴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佛教的禅宗影响茶业的发展特别大。根据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所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根据陆羽《茶经七之事》引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又摘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县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从此可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庙中,已经有尚茶的风气了。     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而精神境界上,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作为药用的特殊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预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或者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还要求注意五调: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佛教其他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对于五调也多少需要注意到,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的重视,同样的,也受到其他各宗各派的重视,以致于所有名寺大庙,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会活动也都与茶有关,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这些与茶有关的作为和称呼,无疑的也是佛教对茶的一种重视的表征。

  品茶的最高境界就是茶禅一味: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滚滚红尘,人讲人缘,茶讲茶缘,缘来缘去。感觉快乐就忙东忙西,感觉累了就放空自己。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茶心处世,佛心修身。一切尽在茶语中!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禅茶一味 五事调和

禅茶一味 五事调和

禅茶一味,五事调和。在常人,茶可以健身疗疾,茶可以提神助思;可以待客会友可以人诗兴文。其间好处不一而足。圆瑛老和尚有开示,须将“五事”调得如法,才可将止观调和均等。调“五事”根本在于调六根。调六根,入...

凡朴香生活 | 听茶品禅

凡朴香生活 | 听茶品禅

茶 • 凡朴香生活...

一袭茶思,一缕香

一袭茶思,一缕香

焚一炉香,冲一壶茶,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里,香与茶的结合似乎只有一种方式。实际上,香和茶的结合可以是多维度、跨介质的融合。...

夏日饮品:清新一抹绿茶

夏日饮品:清新一抹绿茶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     绿茶冲泡后...

品茶香,知茶味,青云香舍的现代文化沙龙

品茶香,知茶味,青云香舍的现代文化沙龙

神通八极的是酒,思联四方的是茶。好酒可做侠客,爱茶方为隐士。 品茶饮酒,本已是人间乐事,再加上沉香萦绕,好不痛快。 青云香舍此次邀请到的柏茗老师,带来了自己珍藏的几款好茶,冰岛、曼松、88青饼,供各...

茶礼:准备茶具有哪些讲究? 茶

茶礼:准备茶具有哪些讲究? 茶

  选择泡茶的器具,一要看场合、二要看人数、三要看茶叶。优质茶具冲泡上等名茶,两者相得益彰,使人在品茗中得到美好的享受。如:名优绿茶应选用无花、无色的透明玻璃杯,既适合于冲泡绿茶所需的温度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