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茶思:亦虚亦静之美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惠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唯许饮茶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唯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丌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这里青藤讲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我以为陈继儒强调的一人得神和张源讲的独啜神更近茶道之道。     什么是禅味?就是得到禅定的快乐,得到轻安的滋味。这种滋味奥妙无穷,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议,借助茶的帮助,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才能领受。好像如人饮茶,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各位想要知道这种禅味是甜是苦,要努力参禅,到了相当境界时,自然晓得其中滋味,所以要参,参到水落石出时,就得到禅味。禅不是说的,而是参的,所以禅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参禅的人,参到火候到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争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为花间露水,看功名为瓦上霜片,顷刻就消逝无踪。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当香料遇上茶

当香料遇上茶

当香料遇到茶叶,便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香添茶。 香添茶即在茶叶中加入天然香料制成的再加工茶。我国的添香茶历史久远。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唐代煮茶时就有加茱萸、葱、姜、枣、橘皮等同烹的做法。葱、姜啊...

清香可口:抹茶绿豆糕

清香可口:抹茶绿豆糕

用绿豆制作的点心是夏天很好的消暑小食。...

品一杯禅茶 参一种禅机

品一杯禅茶 参一种禅机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

品茶,品味,品人生

品茶,品味,品人生

  清晨一杯茶,美好的一天就揭开了序幕。  煮水,泡茶。几分钟过后,揭盖,紫砂壶里冒出缕缕热气,时光便在宁静的晨光里氤氲出它的芬芳。打开房门,走进阳台,一边欣赏田野里的美景,一边细细品味杯中的芳茗。山...

喝茶,也要懂存茶!最全的存茶知识

喝茶,也要懂存茶!最全的存茶知识

很多朋友在买了一款茶之后,没怎么在意,结果几个月后去喝,发现没买时那么好喝咯。最后发现,是没有存储好,串味了。茶叶有吸湿及强吸附性,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期内失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