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空慧:禅茶一味,无茶有禅

禅悟的空慧,是以空慧照见一切,以空慧来扫荡心中对一切相的执著。因此心能安住于平等、慈悲心的境界。对一切相的本质,因清楚照见而不执著,不分别其高下,但却因此而对一切相产生慈悲爱护之心。

角落禅心

禅茶一味:无茶有禅因此在禅的境界     禅茶一味:无茶有禅因此在禅的境界里,平等而无分别,却又爱护种种相而不会去破坏,乃至一丝的损害。不只是对人,对物也是如此。因此缘起性空之理中,照见一切缘起之相,皆在因缘具足中显现,故其显现非无因缘,因而不会起破坏伤害之意,只是慈悲爱护之心。若有人因悟禅而去破坏或损害一人一物,那怕是草木器皿,认为既然一切无常、空、那破坏了,只不过是无常、空的。这恐怕已入于恶取空之境了。     若又以此来教导他人,让他人领悟无常、空的境界,这也会造成误境,让人以为只要是无常、空,一切皆不需去珍惜、爱护,任由他们破坏、损坏,甚至自己去破坏时,还觉得这就是无常、空的境界。     若以为摔破一个名贵的茶壶,来表示世间的无常、空,就能让茶人悟入禅,而不执著于茶壶等品茶之具,这可能会出现两个情况:一是有人因此而开悟了。这是禅,但这样的禅里面是无茶的,是一种无茶有禅的境界。另一是让那些品茶的人,看到名贵的老壶被摔破了而心疼,那就不只没有茶了,也达不到禅的境界。甚至因此而怕了禅,认为禅会破坏茶。     因为只要茶人,一个追求品茶的人,一定很爱惜茶、茶具等与茶有关的条件,任何作法,都不应伤到这些条件。只是无茶的人,才会去破坏、损伤与茶有关的东西。不管是有心或无意,不管是为了什么理由,乃至要让人悟禅,却不是茶的境界了。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茶道中悟禅

茶道中悟禅

  茶禅一味。禅给人一种茶的享受和味道,而茶之中也包含着无限的禅味。  古往今来,形容茶之禅味的诗歌不胜枚举。例如日本的绍鸥禅师曾引用过一首诗,诗歌大意是:秋风萧萧,黄花谢了,红叶隐了,一片静寂,仿佛...

禅茶一味 渊渊堂林深

禅茶一味 渊渊堂林深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

参禅品茶:人生沉浮禅茶意

参禅品茶:人生沉浮禅茶意

  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空字无妙法。茶道的最高意境就是禅意。因此,舍掉禅意,就没有了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了。     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

隐萃堂:一杯禅茶一种人生

隐萃堂:一杯禅茶一种人生

  他们是文化龙岗的基调,也是龙岗品位的范儿,循着他们的足迹,我们看见了龙岗人文发展的脉络,嗅着他们的气息,我们闻到了龙岗的品行和心性。品龙岗文化,看龙岗人文,于是有了我们这个栏目。...

茶禅一味:饮茶不知滋味?如何品味茶香

茶禅一味:饮茶不知滋味?如何品味茶香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香气,是茶汤的重要部份之一。而茶汤的香气,有些人闻之淡雅宜人,有些人却闻不出来香。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人的嗅觉细胞发育得不尽相同,所以,有些细微的清香,并不是每一...

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举行 促两岸茶文化交流

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举行 促两岸茶文化交流

2016年11月17日-18日,一年一度的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在中华武夷茶博园举行,来自日、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带一路” 国家以及海峡两岸三地佛教界、文化界、茶学界精英齐聚武夷山,凭借“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