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文化】会泡茶,更让人喜欢


在日常生活中,懂茶、会茶艺的人会更受欢迎一些。茶艺是不仅高雅而且安静,有着悠久的历史。

懂泡茶且长泡茶的人能让人觉得更容易接近和喜爱。

心神静,易相处

茶比较适宜于安静的环境,常在安静的环境中,心态也会变得更加平和,而平和的心态表现在人的身上同样能带给别人安静祥和的感觉,更容易接近和相处。

重细节,有耐心

泡茶是个繁琐的活,更注重细节。选择茶具、环境格调、茶叶多少、水温高低、时间把控等等都需要小心翼翼,精心讲究。久而久之,人的耐性也会得到磨练,在与人相处中条理清楚而有耐心,不会给人不耐烦的感觉。

懂礼数,重礼仪

泡茶是一门关乎礼仪的学问,长期泡茶,会比较注重礼仪细节。长久以来会形成尊重对方的习惯。慢慢地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尊重,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不妄言,共和谐

经常泡茶,见过喝过的茶多了,通常也就不会直接评价一款茶的好坏,久而久之,如待人处事一般,不轻易评价别人,不道人长短,养成言语谨慎的习惯,做事学会多分析。

宜取舍,会选择

茶道讲究天人合一,归于自然,更是一个循序渐进,冲泡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的慢活。长期泡茶,就会懂得,需要综合自身的素养、能力,来选择相对合适自己的事。

忙忙碌碌的生活,想专门花点时间来泡茶对于很多人来说已变得奢侈,有时间就泡泡,没时间就简单喝,不强求,不刻意,不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态度?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香、禅、茶的生活美学

香、禅、茶的生活美学

这番香史。 香道 • 凡朴香生活...

隔夜茶居然这么牛!您知道吗?

隔夜茶居然这么牛!您知道吗?

茶 • 凡朴香生活...

禅茶文化: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寺院茶道的起源

寺院茶道的起源

     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

凉拌茶:基诺族的吃茶俗

凉拌茶:基诺族的吃茶俗

      基诺族的凉拌茶: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的基诺族,有8000多人(基诺族共有1.2万人)他们自古至今仍保留着用鲜嫩茶叶制作的凉拌茶当菜食用,是极...

为什么宁喝一两碎银子,不喝十斤普洱茶?

为什么宁喝一两碎银子,不喝十斤普洱茶?

碎银子(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静茹)近年来,“宁喝一两碎银子,不喝十斤普洱茶”这句话流传甚广,碎银子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称赞它?什么是碎银子?“碎银子”属于普洱熟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