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佛教中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一开始,你看到一壶茶香满室的好茶,喷香扑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

后来你喝过许多茶了,当看见一壶茶,就会下意识的考虑:这是单从还是红茶?这香气是蜜兰香还是鸭屎香?这茶焙火如何?

最后你再看到一壶茶,看到的就是茶,喷香扑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但是为什么你不会再情不自禁的考虑了呢?因为你深知自己随时可以判断出一壶茶的好坏,而且也是确实已经喝过了太多的茶,茶的诸多不如意处不加介怀,而是去专心感受那具有共性的美妙部分。

想要眼观外形识产地工艺,鼻嗅叶尘辨年份,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磨练的。把喝茶当作一项学习,想着获得最全的知识,掌握每种茶的门路,为的就是喝到好茶。

但是,茶人所追求的最大智慧,不应该只是像学者专家,有着出口成文的茶知识,有着丰富的泡茶技巧;更多的是对每一种茶抱有赤子之心,以谦虚的态度向茶叶讨教,感知每一片茶叶,欣赏茶水交融渐渐溢出的美好。

有多少茶友一心沉浸在茶中,可是啊,由于茶的种类,制作工艺,年份,贮存甚至是不同茶友的冲泡习惯,都会使茶拥有不同的形与味。这是吃茶的学问。

何不把内心放空,诚心诚意接纳杯中的茶,无论优点缺点。最终喝入嘴里的,都是你所未知的探索。一样的茶,即使天天重复饮用,喝到的也不一定是一样的味道。

每一次的约会,

茶都以新的面目示人,

给喝茶人新鲜感、好奇感。

会喝茶的人,内心对茶早已有一套系统的品鉴方法,容易把喝到的味道归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就很难喝出新滋味。

以“不会喝茶”作态,挣脱常年喝茶框架的束缚。这种无意的束缚既捆绑了茶叶自味的展示,也悄悄地影响了你品茶时所得到的美好。

“会” 是一种理解,带着主观的认识去看待茶; “不会” 则撇开了这种关系,空出内心的位置迎接面前的好茶,就像相识多年的一对老友重新结识。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我们乃一介凡人行走于红尘中,因喝茶而能身心愉悦便是一种幸福。

有大智慧的茶人,即使是喝茶多年,仍对茶有着如初结识般的好奇,珍惜手中的每一杯茶。

所以喝茶最大的智慧,应该是不会喝茶。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禅茶一味】茶醒了,人知否?

【禅茶一味】茶醒了,人知否?

切得一块陈年的普洱,放入素净的醒茶罐里,静置二三个月,沉睡或尘封的茶通过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醒过来了。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茶叶,在功德圆满之前,还要有这样一段静默的...

每个人品茶都是独特一禅

每个人品茶都是独特一禅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每个人品茶,都是独特一禅,有人喝的浓一点,有人喝的淡一点。禅也如此,每个人智慧深浅不同,驾驭能力不同,喝茶时的领悟就会不一样。禅,用文字来描述的话即是静虑,静虑是一种清...

茶言茶语:茶道中的佛典与曼妙禅

茶言茶语:茶道中的佛典与曼妙禅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

香道中的禅意 茶道里的人生

香道中的禅意 茶道里的人生

禅意 • 凡朴香生活...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 不可以意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 不可以意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

禅茶养生:香茗蕴香 与心同在茶

禅茶养生:香茗蕴香 与心同在茶

  茶是中国最普通的饮品。      香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茶与水的结合才能尽显茶的本色。茶,是叶与水的共生物,是人生与心的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