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佛教中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一开始,你看到一壶茶香满室的好茶,喷香扑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

后来你喝过许多茶了,当看见一壶茶,就会下意识的考虑:这是单从还是红茶?这香气是蜜兰香还是鸭屎香?这茶焙火如何?

最后你再看到一壶茶,看到的就是茶,喷香扑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但是为什么你不会再情不自禁的考虑了呢?因为你深知自己随时可以判断出一壶茶的好坏,而且也是确实已经喝过了太多的茶,茶的诸多不如意处不加介怀,而是去专心感受那具有共性的美妙部分。

想要眼观外形识产地工艺,鼻嗅叶尘辨年份,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磨练的。把喝茶当作一项学习,想着获得最全的知识,掌握每种茶的门路,为的就是喝到好茶。

但是,茶人所追求的最大智慧,不应该只是像学者专家,有着出口成文的茶知识,有着丰富的泡茶技巧;更多的是对每一种茶抱有赤子之心,以谦虚的态度向茶叶讨教,感知每一片茶叶,欣赏茶水交融渐渐溢出的美好。

有多少茶友一心沉浸在茶中,可是啊,由于茶的种类,制作工艺,年份,贮存甚至是不同茶友的冲泡习惯,都会使茶拥有不同的形与味。这是吃茶的学问。

何不把内心放空,诚心诚意接纳杯中的茶,无论优点缺点。最终喝入嘴里的,都是你所未知的探索。一样的茶,即使天天重复饮用,喝到的也不一定是一样的味道。

每一次的约会,

茶都以新的面目示人,

给喝茶人新鲜感、好奇感。

会喝茶的人,内心对茶早已有一套系统的品鉴方法,容易把喝到的味道归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就很难喝出新滋味。

以“不会喝茶”作态,挣脱常年喝茶框架的束缚。这种无意的束缚既捆绑了茶叶自味的展示,也悄悄地影响了你品茶时所得到的美好。

“会” 是一种理解,带着主观的认识去看待茶; “不会” 则撇开了这种关系,空出内心的位置迎接面前的好茶,就像相识多年的一对老友重新结识。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我们乃一介凡人行走于红尘中,因喝茶而能身心愉悦便是一种幸福。

有大智慧的茶人,即使是喝茶多年,仍对茶有着如初结识般的好奇,珍惜手中的每一杯茶。

所以喝茶最大的智慧,应该是不会喝茶。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茶味与禅味

茶味与禅味

     佛门有一句禅语:茶禅一味。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

禅茶:一物一心不相离

禅茶:一物一心不相离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茶禅一味是领悟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

禅茶一味:人生如茶 静心以对

禅茶一味:人生如茶 静心以对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在茶的深深禅意中,做不去惊扰他人幸福的人,用茶的完...

茶禅相融:禅思悟道

茶禅相融:禅思悟道

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

【禅宗文化】会泡茶,更让人喜欢

【禅宗文化】会泡茶,更让人喜欢

在日常生活中,懂茶、会茶艺的人会更受欢迎一些。茶艺是不仅高雅而且安静,有着悠久的历史。懂泡茶且长泡茶的人能让人觉得更容易接近和喜爱。心神静,易相处茶比较适宜于安静的环境,常在安静的环境中,心态也会变得...

禅茶与生活访谈:纯空法师谈禅茶与书画

禅茶与生活访谈:纯空法师谈禅茶与书画

    纯空法师简介:   纯空法师,俗名段志国,法号纯空,又署云居人、山僧、朽讷。1957年生于北京。幼承家学,长游艺苑,1987年留学日本,客教日本教育书艺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