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煎茶 禅为诗家切玉刀


    伟大的诗人毕竟伟大。苏东坡不仅深明茶理、茶道,而且凭一个艺术家特有的感觉,对茶道的艺术境界自有特殊感觉。其《汲江煎茶》便写出了月夜临江烹茶的独特妙趣:月夜里,在江边升起红红的炭火,诗人的心火也在燃烧。但现实的夜幕,使他明白,需用清醒的茗汁浇开心中的郁结。于是,亲自到江中去取水,瓢中盛来的不仅是大江的深情,而且把碧空明月也贮于其中了。茶被烹煮,泛起乳沫。     东坡的煎茶诗,比喻夸张,灵动优美。如《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诗将佳人比好茶,不在妆饰,而在玉雪之品质,意清句美,后来还将末句与欲把西湖比西子集成对联。     又如《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数荒村长短更。     此诗被杨万里赞作句句皆奇,字字皆奇。其煎茶人之精心,茶汤色香之诱人,空肚不禁饮三碗,深夜睡不着觉之神态跃然纸上,读之让人哑然失笑,情趣盎然。     佛家戒酒重茶,精通茶道,如高僧师范、惠明更是因此而名扬海外。居士谈禅说佛,故东坡爱茶应在情理之中。苏东坡认为生活、诗词、禅三者可以互相容收。他以其生活中对禅的完全理解,在下笔时就无需刻意雕琢,也用不着直接说教或发挥肤浅的议论,而是在充满意趣的诗句中包孕着深刻的禅理。元好问所谓禅为诗家切玉刀,东坡诗可谓当之无愧。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禅宗文化】怎 样 喝 茶 养 人?

【禅宗文化】怎 样 喝 茶 养 人?

人在饮用新茶后会出现头晕失眠、四肢无力、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被称之为“醉茶综合征”。因为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咖啡因、活性生物碱和多种芳香物质含量较高,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不适合。空腹时忌喝茶,否...

【禅宗文化】茶,是平民文化

【禅宗文化】茶,是平民文化

说起喝茶,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特高雅的文化,只有文化人才能表达出饮茶的雅趣,其实饮茶是否高雅,完全看的是自己,而不是所表达出来的什么。茶,是一种平民文化,只有真正怀着一颗平民的心,才能真正体会到茶的妙...

禅茶:一物一心不相离

禅茶:一物一心不相离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茶禅一味是领悟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

禅茶,男人的消费,女人的投资 【凡朴静心香生活】

禅茶,男人的消费,女人的投资 【凡朴静心香生活】

在男人眼里,茶是一种消费品,看重的是适合程度,其次才是性价比,一旦有一款茶感觉对味了,就会迅速决策,甚至一掷千金只为心头好。 凡朴静心生活 • 凡朴香生活...

品一杯禅茶 参一种禅机

品一杯禅茶 参一种禅机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

禅茶一味:领悟茶中的美与禅

禅茶一味:领悟茶中的美与禅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