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煎茶 禅为诗家切玉刀


    伟大的诗人毕竟伟大。苏东坡不仅深明茶理、茶道,而且凭一个艺术家特有的感觉,对茶道的艺术境界自有特殊感觉。其《汲江煎茶》便写出了月夜临江烹茶的独特妙趣:月夜里,在江边升起红红的炭火,诗人的心火也在燃烧。但现实的夜幕,使他明白,需用清醒的茗汁浇开心中的郁结。于是,亲自到江中去取水,瓢中盛来的不仅是大江的深情,而且把碧空明月也贮于其中了。茶被烹煮,泛起乳沫。     东坡的煎茶诗,比喻夸张,灵动优美。如《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诗将佳人比好茶,不在妆饰,而在玉雪之品质,意清句美,后来还将末句与欲把西湖比西子集成对联。     又如《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数荒村长短更。     此诗被杨万里赞作句句皆奇,字字皆奇。其煎茶人之精心,茶汤色香之诱人,空肚不禁饮三碗,深夜睡不着觉之神态跃然纸上,读之让人哑然失笑,情趣盎然。     佛家戒酒重茶,精通茶道,如高僧师范、惠明更是因此而名扬海外。居士谈禅说佛,故东坡爱茶应在情理之中。苏东坡认为生活、诗词、禅三者可以互相容收。他以其生活中对禅的完全理解,在下笔时就无需刻意雕琢,也用不着直接说教或发挥肤浅的议论,而是在充满意趣的诗句中包孕着深刻的禅理。元好问所谓禅为诗家切玉刀,东坡诗可谓当之无愧。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佛茶:和敬清寂 茶味一如

佛茶:和敬清寂 茶味一如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

禅茶一味,淡久生香【凡朴香生活】

禅茶一味,淡久生香【凡朴香生活】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

素食养生:暖身红糖姜母茶

素食养生:暖身红糖姜母茶

素食养生:暖身红糖姜母茶...

香,茶之原配

香,茶之原配

明代朱权著《茶谱》中,以茶待客之礼,煮茶之前先即命童子设香案、焚香。唐寅的诗《夜坐》里有:“茶罐汤鸣春蚓窍,乳炉香炙毒龙涎”,是香茶相伴的例证。对很多人来说,有茶无香与有香无茶都是件憾事。 明代徐勃《...

身体有这些信号,快停止饮茶!

身体有这些信号,快停止饮茶!

我们都知道喝茶好,可是所谓过犹不及,当你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放下茶杯,速速退散!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和茶性。为了能让我们迅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们的身体会发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