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舍弃,才能得到更好的幸福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

  狐狸馋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出口,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

  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它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它无法钻到墙外,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当然,回到围墙外的狐狸依旧是那只狐狸。

  在生活当中,人们常因得到而失去,因为得与失是辩证的,你得到多少,也会相应地失去多少。不要太羡慕那些生活过于富足和奢侈的人们。表面上,他们很幸福,实际上他们也很苦。就如同狐狸吃到了葡萄,可它得有一个绝食六天的过程,这六天可不是一般人能耐得住的。说到底,吃到了与没吃到都发生在那只狐狸身上。人也是如此,享受到与没享受到都是你自己。

  得失相随,苦乐相伴,就在于一方之中原本就蕴含着另一方的因子,但是人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往往忽略痛苦因素的存在。当这种因素生长到一定程度,事物就会发生转化,得就成为失,乐中就会有苦。因此,人生有失也有得,合理地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更珍贵的东西。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70、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

空杯与禅

空杯与禅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  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却视若无睹,继续往下倒茶,以至于茶水溢出了...

毁谤圣者堕地狱

毁谤圣者堕地狱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鸟雀知恩图报,救出一家二十口人

鸟雀知恩图报,救出一家二十口人

曾经给大家分享过布施鸟雀食物发大财的因果故事,这里要讲个有关报恩的因果故事。早在民国时期,有一位李圆净居士,他不仅与弘一法师、丰子恺居士一起参与创作《护生画集》,还曾编写不同作品,劝导世人弃恶扬善、慈...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

摧伏梵志

摧伏梵志

  摧伏梵志  从前有个婆罗门,博学多才。然而他跟别人辩论之时,立论往往没有根据,常常抨击正理,以假为真,善借事物为喻,由于其口才极佳,故而鲜有人能驳倒他。于是各国纷纷拜他为师。  他后来到了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