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与佛教文化之渊源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有著不少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远流长。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茶清静纯洁的品质内涵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     所谓禅茶就是僧人在斋戒沐浴、虔心颂佛后,经过一整套严谨而神圣的茶道仪式来泡制茶的全过程。禅茶更多的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时,品味烦苦人生,参破「苦」谛;在「静」味的同时,品味遇事静坐静虑,保持平淡心态;在品「凡」味的同时,品味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心心相印一啜一饮甘露润新一酬一和.     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元朝初期,南宋许多儒学名流,不愿受异族统治而把精神寄托在入山信佛上面,当时江南与北方相比,经济社会相对富足和安定。天目山脉一带高僧辈出,佛教禅学十分兴盛。     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在生活的当下完成觉悟解脱。一千多年前,赵州从论和尚的吃菜茶三字禅,开示人们禅修要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喝茶、洗钵、吃饭、睡觉一样平常,通过实践亲身体验,甘苦自知。饭罢浓煎茶吃了,池边坐石数游鱼。粥去饭来茶吃了,开窗独坐看青山。禅余高诵寒山偈,饭后浓煎谷雨茶。多么娴雅、悠扬,多么自然、无求,茶熟透瓶香,其香自溢。     中国历经千年的茶文化与佛教精神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精神,它具有博大精深的魅力。它包含的禅学哲理和民族的文化载体,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传承和发掘禅茶艺术的文化和精髓,是禅茶的重要文化内涵。
点我:
标签: 禅茶程序

相关文章

中国的茶祭风俗

中国的茶祭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

【禅宗文化】茶,一个带温度的字

【禅宗文化】茶,一个带温度的字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一个温暖的字,带着温度。“喝茶当于瓦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茶是中国人开始新的一天生活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代表着人间...

为什么夏天更要喝热茶?

为什么夏天更要喝热茶?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了,天热的时候人们往往喜欢喝冷饮来消暑,其实喝茶更能起到消暑的作用,而且饮茶比喝一般饮料更有益,尤其安溪铁观音,乃中国十大名茶,在炎炎夏日,冲泡一杯安溪铁观音,让兰花香弥漫开了,静享...

一天八杯水,一天几杯茶?

一天八杯水,一天几杯茶?

“早茶一杯,一天威风;午茶一杯,劳动轻松;晚茶一杯,提神去痛;一日三杯,雷打不动。”这句民间流传的茶谚语,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喝茶的方法和好处。但是这句话并不是告诉我们,喝茶就是要早中晚各一杯。下面就一起...

喝茶竟然醉了!遇到“茶醉”该怎么破

喝茶竟然醉了!遇到“茶醉”该怎么破

相比醉酒,茶醉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茶醉比醉酒难受多了。“茶醉”在医学上的描述是,喝茶造成人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进而使人体内酶的活性不正常,导致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血液循环加速、呼吸急促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哪种茶叶的咖啡因含量高

哪种茶叶的咖啡因含量高

问:我很喜欢喝茶,各种茶都喝。有个问题一直很好奇,据说茶叶的提神功能是因为里面含有咖啡因,那么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铁观音这些常见的茶叶,它们的咖啡因含量有差别吗?哪种提神效果比较好?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