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与佛教文化之渊源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有著不少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远流长。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茶清静纯洁的品质内涵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     所谓禅茶就是僧人在斋戒沐浴、虔心颂佛后,经过一整套严谨而神圣的茶道仪式来泡制茶的全过程。禅茶更多的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时,品味烦苦人生,参破「苦」谛;在「静」味的同时,品味遇事静坐静虑,保持平淡心态;在品「凡」味的同时,品味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心心相印一啜一饮甘露润新一酬一和.     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元朝初期,南宋许多儒学名流,不愿受异族统治而把精神寄托在入山信佛上面,当时江南与北方相比,经济社会相对富足和安定。天目山脉一带高僧辈出,佛教禅学十分兴盛。     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在生活的当下完成觉悟解脱。一千多年前,赵州从论和尚的吃菜茶三字禅,开示人们禅修要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喝茶、洗钵、吃饭、睡觉一样平常,通过实践亲身体验,甘苦自知。饭罢浓煎茶吃了,池边坐石数游鱼。粥去饭来茶吃了,开窗独坐看青山。禅余高诵寒山偈,饭后浓煎谷雨茶。多么娴雅、悠扬,多么自然、无求,茶熟透瓶香,其香自溢。     中国历经千年的茶文化与佛教精神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精神,它具有博大精深的魅力。它包含的禅学哲理和民族的文化载体,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传承和发掘禅茶艺术的文化和精髓,是禅茶的重要文化内涵。
点我:
标签: 禅茶程序

相关文章

茶道与香,相得益彰

茶道与香,相得益彰

茶道与香,相得益彰 茶道 • 凡朴香生活...

佛教与茶道

佛教与茶道

    僧人在采茶     佛教和茶早在晋代结缘。相传晋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渊明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   佛教和茶结缘对推...

念佛共修

念佛共修

共修是指参与者能够统一发心,做一些有功德、福德、善根的事情。虽然我们所发心的、所参加的这些人不在一个地区,但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平台能把我们的发心,愿力结合在一个时间范围内,这样大家能获得到的功德和...

欧小琳:茶道大师的茶世界

欧小琳:茶道大师的茶世界

  以前,进茶庄的以中老年人居多,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喝茶。在装点清雅的环境里,耳边流淌着悠扬悦耳的中国古乐,一杯香茗在手,三五知己侃侃而谈,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和享...

茶道偶遇香道的邂逅

茶道偶遇香道的邂逅

茶气与香气的结合香艺师点起一炉上好的沉香,茶艺师静心素手,一套完整的茶艺一气呵成,炉中升起的袅袅细香,与悬壶高冲激起的茶烟相结合。一时间,屋内盈溢着沉香与茶香,沁人心脾。茶 • 凡朴香生活...

中国茶道之源

中国茶道之源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也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