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长寿是因为修心吗?

吉祥法师:学佛人长寿是因为修心吗?

善士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想问一下,学佛的人长寿,是因为修心吗?

吉祥法师答:

  也不一定,我也见到有一些人学佛之后,也有短命的。但是学佛的人,最尊贵的、最重视的应该是心灵。因为佛陀教导给我们的不是应该追求长寿,但不代表我们不会拥有长寿。我们应该追求生命的最终目标,我们应该追求生命的最高质量,最大的幸福指数,来完善、来健全我们这一生的人生旅程。

  但是长寿的话也是我们一般人所向往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本着一颗虔诚的心、忏悔的心,追求正法,追求智慧,经营慈悲、安详,作为内在安顿身心的力量。那么我们自然而然也会趋向长寿,但我们不追求长寿。

  我们如果有这样一种智慧理念,从来都是以慈悲和智慧作为生命基础的元素来健全自己身心,我们自然会拥有长寿。一旦我们没有拥有长寿,我们也会欢喜地去面对这一无常的来临。

  本来无常就充满在每个时间、每个空间,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生命的长度有多长。但是,我经常在想,今天我活着一天也是多活了一天,我就要无尽地感恩,感恩每一天我能够拥有新的太阳,感恩每一天又有新的开始。不断增长自己开发无常的理念,这样即便无常来临,你也会微笑着面对这样一种无常的出现。

  因为佛陀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消失,只是现象的消失,我们真正的生命才是永恒不变的,失去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本来不生,本来不灭,灭的只是现象,我们的灵魂我们生命的智慧才是永恒不灭的。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应该追求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来安顿、来健全自己的生命,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更重要的价值。长寿这一词我们不应该作为核心去追求,当我们拥有了智慧和慈悲,至于有没有长寿,我们不用考虑它,该有的自然就会来。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问: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人不能随其学佛,身边亲友又不具备助念的条件,是不是平日念佛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呢? 答:对祖师的话语要全面精确地理解。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固然重要,然决定往生...

有没有办法改变下半辈子的命运

有没有办法改变下半辈子的命运

问:我总感觉自己这半辈子太苦了。请问,有没有办法改变下半辈子的命运? 索达吉堪布答:做善事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佛教认为,虽然人生的主线是命定的,但也并非完全不可改变。如果我们大量做善事,命运就会朝好...

别人生病他就生病,别人痊愈他就痊愈

别人生病他就生病,别人痊愈他就痊愈

【原文】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维摩诘经》   【注释】   因为众生处于病苦之中,所以维摩诘居士才会生病。一旦众生的病苦消失...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大安法师答:虽然没有进行形式上的皈依,但如对大乘经典有好乐当然可以读。佛法经典重在流通。一切众生愿意读佛经,这是佛非常欢喜的事。所...

人到最后总会以衰老与死亡为结局

人到最后总会以衰老与死亡为结局

  编者按:你曾梦想长生不老吗?你设想过将要如何面对死亡吗?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求仙求神以企盼长生不老的人,没有不以失败告终的。既然有生必有死,我们就要珍视生命,爱惜有限的在世时光,努力实现...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执著这个词,它主要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而言:对这个世间的一切法,无论是色法、心法,凡夫法、圣贤法,善法、恶法这些,他不了解真相,他认为这些法是真实的。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