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功德回向给众生,吃亏了吗?

圣玄法师:把功德回向给众生,吃亏了吗?

  《华严经》中说: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不论是面对自己和他人、佛和众生、亲人和怨敌,心中那分平等才是检验慈悲最好的镜子。

  记得我有时候在客堂值班,有人来写祈福的牌位,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只把自己和孩子的名字写上去,却不愿意为父母祈福。还略带疑问地说:我花一百块钱,在牌位上,写这三个名字,就像是一块饼,分给三个人,每人可以吃三分之一,这样想对不对?

  大错!发愿与回向并不是把功德当成一块饼平分给大家,来供养三宝为大众祈福也不是金钱的交易。

  发愿与回向如同黑夜中的灯,当我们点燃自己的功德之灯,散发出慈悲的温暖与智慧的光明,就会点燃其他人的灯,这样灯灯相续,互相映照,功德就会越来越广大,一盏微弱的灯光最终会燃起太阳一样的光明。

  正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

  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如果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呢?经中说: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

  所以,布施这一百块钱来供养三宝,如果学习诸佛菩萨,回向给所有的众生,怨亲平等,护养一切,那么,十方法界每个众生,都能得到超越一百块钱的功德!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富贵人家苦在何处

富贵人家苦在何处

问:对于人人羡慕的富贵人家而言,人生又苦在何处呢? 索达吉堪布答:有人有这类想法:在俗世中只不过是下阶层的人们才会如此艰难,而对于那些国王、富翁等人来说,他们不是也无需付出一丝一毫的劳作便获得了享用不...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师答:先说个题外话,大家平缓一下情绪,不管修不修行,这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记得之前在微信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记者采访过一个牧童,记者问,你为什...

临终关怀的三个境界

临终关怀的三个境界

佛法里面关于临终的关怀,老人关怀有三个层面的境界:   1.正面关怀   第一种叫正面关怀。我们大家学的临终助念都是正面关怀,就是你到老了,到死了,没办法了,自己无能为力了,大家帮助你一把,...

修行有分在家和出家吗?

修行有分在家和出家吗?

  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主宰善恶等一切起心动念的是心。驾驭住狂妄的心,调控好散乱的心,约束好欲望的心才是王道。清本固源,断恶向善,改往修来,无有祸殃!   修行其实就是一个颠倒自我的过程,...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布施的基本原则是: (1)不自苦: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只要随力布施,即使微分供养,也会得到无量无边...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重? 如孝法师答:一般来讲,大乘的法门就是运用般若与愿力。般若基本上任何时候都要用,包括我们发...